遁世长往的成语故事

拼音dùn shì cháng wǎng
基本解释避世隐居而长期不出。
出处明·归有光《白庵程翁八十寿序》:“其所见四方贤公卿大夫、名士才人有几;遁世长往、怀道蕴术之士有几?”
暂未找到成语遁世长往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遁世长往)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争分夺秒 | 《晋书 陶侃传》:“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
行将就木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三年》:“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 |
金鼓连天 | 明 陈汝元《金莲记 焚券》:“金鼓连天,喊声震地,不是赤眉啸聚,定为碧眼横行,待我出门一看,便知端的。” |
枝外生枝 | 清李渔《闲情偶寄 词曲 格局》:“善观场者,止于前数出所见,记其人之姓名。十出以后, 皆是枝外生枝,节中长节,如遇行路之人,非止不问姓字,并形体面目,皆可不必认矣。” |
衣赭关木 | 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 |
片鳞只甲 | 梁启超《饮冰室诗话》:“昔惟闻海上诸君子传,传诵其诗,有‘入市无屠狗,骄人让沐猴’之句,深以片鳞只甲为憾。” |
指掌可取 | 《旧唐书·张濬传》:“若能此际排难解纷,陈师鞠旅,共诛寇盗,迎奉銮舆,则富贵功名,指掌可取。” |
连朝接夕 | 唐·白居易《与元九书》:“劳心灵,役声气,连朝接夕,不自知其苦,非魔而何?” |
泣数行下 | 汉 班固《汉书 高帝纪》:“令儿皆和习之。上乃起舞,忼慨伤怀,泣数行下。” |
矢口抵赖 | 叶兆言《花煞》第一卷第一章:“裕顺吓了一跳,连忙矢口抵赖,咬定绝无此事。” |
神郁气悴 | 清·薛福成《选举论下》:“厥后果迭充主考、学政,终以神郁气悴得疾遽殒。” |
大浪淘沙 | 粟裕《激流归大海》:“这支队伍经过严峻的锻炼和考验,质量更高了,是大浪淘沙保留下来的精华。” |
八音遏密 | 《尚书 舜曲》:“百姓如丧考妣。三载,四海遏密八音。” |
牵合附会 | 宋·李纲《灾异论》:“某异见,则某事为之符,其说牵合附会,迂阔而难信。” |
力尽筋疲 | 唐 韩愈《论淮西事宜状》:“虽时侵掠,小有所得,力尽筋疲,不偿其费。” |
胸怀磊落 | |
多材多艺 | 《书·金縢》:“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乃元孙不若旦多材多艺,不能事鬼神,乃命于帝庭,敷佑四方。” |
矜能负才 | 《晋书·唐彬传》:“邓艾忌克诡狭,矜能负才,顺从者谓为见事,直言者谓之触迕。” |
罪恶昭著 |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土豪劣绅中罪恶昭著的,农民不是要驱逐,而是要捉他们,或杀他们。” |
浪迹天涯 | 唐 卢氏《逸史》:“李生告归曰:‘某不能甘此寒苦,且浪迹江湖。’” |
江东独步 | 《晋书·王坦之传》:“盛德绝伦郗嘉宾,江东独步王文度。” |
先辨淄渑 |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仲尼》:“口将爽者,先辨淄渑。” |
异卉奇花 | 明·无名氏《齐天大圣》第一折:“闲游洞府,赏异卉奇花;闷绕清溪,玩青松桧柏。” |
骐骥过隙 | 《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卻,忽然而已。” |
须弥芥子 | 《维摩经不思议品》:“若菩萨住是解脱者,以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无所增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