枉矫过激的成语故事

拼音wǎng jiǎo guò jī
基本解释犹言矫枉过正。
出处明·文征明《铁柯记》:“昔刘器之不为枉矫过激之行,而耿挺特达,卓有建明。”
暂未找到成语枉矫过激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枉矫过激)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训练有素 | 清 赵翼《廿二史札记》:“兵尚书张鏊请以列显为指挥佥事,专训练。显亦为当时名将,所至有功,故知训练有素。” |
食为民天 |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涉务》:“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 |
日复一日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光武帝纪下》:“天下重器,常恐不任,日复一日,安敢远期十岁乎?” |
跌跌撞撞 | 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42回:“脚底下不晓得高低,跌跌撞撞,进了右首房间。” |
造因结果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世人造因结果的这场公案,原是上天给众生开得一个公共道场。” |
蝶怨蛩凄 | 清·孙麟趾《金缕曲·定庵将归托寄家书赋此送别》词:“蝶怨蛩凄书不尽,只封将泪点教君寄。” |
喙长三尺 | 庄周《庄子 徐无鬼》:“丘愿有喙三尺。” |
以疑决疑 | 《荀子·解蔽》:“彼愚者之定物,以疑决疑,决必不当。夫苟不当,安能无过乎!” |
去梯之言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表传》:“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而入吾耳,可以言未?” |
伸眉吐气 | 宋·陈亮《与石天民书》:“对后有何指挥曲折,幸一见报。士人于被吕得对,遂可以伸眉吐气,亦丈夫遇合之会也。” |
终始不渝 | 《旧唐书 姚(王寿)传》:“卿早荷朝恩,委任斯重。居中作相,弘益已多;防边训兵,心力俱尽。岁寒无改,终始不渝。” |
忍心害理 | 《诗·大雅·桑柔》:“维彼忍心,是顾是复。” |
桑中生李 | |
多嘴献浅 | 《醒世姻缘传》第二回:“这一定有多嘴献浅的人,对那强人说我在大门前看他起身,与街坊妇人说话。” |
首倡义举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70回:“公首倡义举,奈何以王位让人耶?” |
鹿皮苍璧 | 《汉书 食货志下》:“上(汉武帝)与汤(张汤)既造白鹿皮币,问异(颜异)。异曰:‘今王侯朝贺以仓璧,直数千,而其皮荐反四十万,本末不相称。’” |
毁家纾国 | 清·钱谦益《清文华殿中书房办事大理寺副汪镳授儒林郎》:“夫毁家纾国,大臣之有事;急病让夷,君子之所贵。” |
引为口实 | 许德珩《回忆蔡元培先生》:“北洋军阀政府对他在教育事业上力图革新,极为不满,尤其对于北京大学男女同校一节,引为口实。” |
风和日美 | 清 黄宗羲《敬槐诸君墓志铭》:“风和日美,余掉短胕,老母揭女孙泛汝仇湖。” |
含笑入地 | 《后汉书·韩韶传》:“韶曰:‘长活沟壑之人,而以此伏罪,含笑入地矣。’” |
废私立公 | 《战国策·燕策一》:“寡人闻太子之义,将废私而立公,饬君臣之义,正父子之位。” |
朱文之轸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皓王龚传论》:“晨门有抱关之夫,柱下无朱文之轸也。” |
假仁假意 | |
观衅伺隙 | 《三国志·吴书·陆逊传》:“且阻兵无众,古之明鉴,诚宜暂息进取小规,以蓄士民之力,观衅伺隙,庶无悔吝。” |
稀句绘章 | 《新唐书·文艺传·序》:“高祖、太宗大难始夷,沿江左余风,稀句绘章,揣合低印,故王、杨为之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