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殍遍野的成语故事


饿殍遍野

拼音è piǎo biàn yě

基本解释殍:人饿死后的尸体。饿死的人到处都是。形容老百姓因灾祸饥馑大批饿死的悲惨景象。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暂未找到成语饿殍遍野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饿殍遍野)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牝鸡司晨 《尚书 牧誓》:“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
休戚是同 《晋书·王导传》:“吾与元规休戚是同,悠悠之谈,宜绝智者之口。”
滥用职权
雄辩高谈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6回:“却说安老爷的话,一层逼进一层,引得邓九公雄辩高谈,真情毕露。”
爱人以德 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上》:“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灰身灭智 隋·智顗《四教仪》:“若灰身灭智,名无余涅槃。”
困勉下学 清·郑燮《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
焦唇干舌 《孔子家语·屈节》:“孤尝不料力而兴吴难,受困会稽,痛于骨髓,日夜焦唇干舌,徒欲与吴王接踵而死。”
谈笑自若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甘宁传》:“宁受攻累日,敌设高楼。雨射城中,士众皆惧,惟宁谈笑自若。”
所在皆是 宋 苏轼《石钟山记》:“石之铿然有声音,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发扬蹈厉 西汉 戴圣《礼记 乐记》:“发扬蹈厉,大(太)公之志也。”
天宝当年 唐·元稹《元氏长庆集·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揆情审势 清·陈炽《<盛世危言>叙》:“我恶西人,我思古道,礼失求野,择善而从,以渐复虞、夏、商、周之盛轨,揆情审势,旦暮之间耳。”
昼耕夜诵 北齐 魏收《魏书 崔光传》:“家贫好学,昼耕夜诵,佣书以养父母。”
评头论脚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她们的眼睛老瞅着新娘,有时也看看新郎,她们肩挨着肩,手拉着手,评头论脚,叽叽嘈嘈地小声地吵嚷个不休。”
鹰觑鹘望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金明池吴清逢爱爱》:“忽听得门内笑声,崔生鹰觑鹘望,去门缝里一瞧。”
花花搭搭
矢石之间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天下士大夫捐亲戚,弃土壤,从大王于矢石之间者,其计固望其攀龙鳞,附凤翼,以成其所志耳。”
析珪判野 《陈书 虞寄传》:“今将军以藩戚之重,东南之众,尽力奉上,戮力勤王,岂不勋高窦融,宠过吴芮,析珪判野,南面称孤?”
镌心铭骨 明·陆采《明珠记·获荫》:“漂泊留潭府,荷深思解衣推食,自知惭负;又荷吹嘘登云路,娇女肯教同赴,这厚德镌心铭骨。”
纳奇录异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9回:“今吾孙将军亲贤礼士,纳奇录异,世所罕有。”
病染膏肓 元·范居中《金殿喜重重·秋思》套曲:“真个崔张不让,命该凋丧,险些病染膏肓,此言非妄。”
盲翁扪籥 宋 苏轼《日喻》:“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槃。’扣槃而得其声。他日闻锺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为日也。日之与锺籥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燕语莺呼 明·无名氏《浣花溪》第三折:“狂蜂浪蝶檐外舞,绿杨堤燕语莺呼。”
目挑心招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货殖列传》:“揄长袂,蹑利屐,目挑心招,出不远千里,不择老少者,奔富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