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躬屏气的成语故事

拼音jū gōng bǐng qì
基本解释指弯腰曲体,屏住呼吸,一副恭谨畏葸的样子。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暂未找到成语鞠躬屏气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鞠躬屏气)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合浦珠还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循吏传 孟尝》:“(合浦)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 |
心安理得 | 清 吴趼人《瞎骗奇闻》:“你别瞧我摆了店面,天天卖钱,那是自己本事换来的,我用着心安理得。” |
胆大妄为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说他擅卖矿产,胆大妄为,请旨拿交刑部治罪。” |
揖盗开门 | 清 王韬《记李贼事》:“望风迎附,揖盗开门……卒至恶积祸盈,如屠犬豕。” |
砺世磨钝 | 宋 秦观《官制下》:“爵禄者,天下之砥石,圣人所以砺世磨钝者也。” |
追风蹑影 | 明·梅鼎祚《玉合记·赠处》:“是好马,那竹批双耳,镜夹方瞳,灭没权奇,追风蹑影,小生虽乏鸿章,敢扬骏骑。” |
朴斫之材 | 晋·葛洪《抱朴子·博喻》:“肤表或不可以论中,望貌或不可以核能,仲尼似丧家之狗,公旦类朴斫之材。” |
才薄智浅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8回:“某才薄智浅,不称其职。” |
绿衣使者 | 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鹦鹉告事》:“其时仆妾辈并无所觉,惟有鹦鹉一只在堂前架上。……封鹦鹉为‘绿衣使者’。” |
尺有所短 | 南朝 梁 钟嵘《诗品》下卷:“元长士章,并有盛才,词美英净,至于五言之作,几乎尺有所短。” |
胸中有数 | 毛泽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胸中有'数'。这是说,对情况和问题一定要主意到它们的数量方面,要有基本的数量的分析。” |
宰鸡教猴 | 高云览《小城春秋》第三章:“吴七总想抓个奸细来‘宰鸡教猴’一下,吴坚和家剑平反对;怕闹得内部更混乱,又怕有后患。” |
兄弟怡怡 |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路》:“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
披毛求瑕 | 《北史·崔浩传》:“是以妄张贼势,披毛求疵,冀得肆心。” |
天伦之乐 | 唐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
后巷前街 | 元·无名氏《孟母三移》第二折:“那厮每走遍了后巷前街,几曾冲州撞府!” |
契若金兰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贤媛》:“山公与嵇、阮一面,契若金兰。” |
枯骨之余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四卷:“华存卑贱,枯骨之余。自处尘垢,久染浊秽。” |
趋炎慕势 |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三回:“至于冷祝夫妻、都飙母子,一味不过利其所有,趋炎慕势,奴颜婢膝,昏夜乞怜,与那街坊上的花子何异?” |
弄文轻武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5回:“绍怒曰:‘汝等弄文轻武使我失大义!’” |
馔玉炊珠 | 语出《战国策·楚策三》:“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 |
兼览博照 | 《后汉书·胡广传》:“君以兼览博照为德,臣以献可替否为忠。” |
众目共视 | 宋 欧阳修《论台谏官唐介等宜早牵复札子》:“言一出则万口争传,众目共视,虽欲为私,其势不可。” |
殷民阜利 | 汉·徐斡《中论·治引》:“夫明哲之为用也,乃能殷民阜利,使万物无不尽其极者也。” |
怀铅握素 | 南朝·梁·任昉《为梁武帝集坟籍令》:“便宜选陈农之才,采河间之阙,怀铅握素,汗简杀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