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言遣辞的成语故事

拼音fàng yán qiǎn cí
基本解释放言:敞开说;遣辞:用词造句。指无拘无束地说话或写文章。
出处晋·陆机《文赋》:“放言遣辞,良多变矣。”
暂未找到成语放言遣辞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放言遣辞)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归马放牛 | 《尚书 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
老朽无能 | 郑愚《潭州大沩山同庆寺大圆禅师碑铭序》:“以耽沈之利欲,役老朽之筋骸。” |
科头箕裾 | 明·梅鼎祚《玉合记·入道》:“这搭儿瀑布飞流,青松夹道,将蒲团打坐一回,正是科头箕裾长松下,白眼看他世上人。” |
懵里懵懂 |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6回:“人瑞惊觉,懵里懵懂的,睁开眼说道:‘呵,呵,信写好了吗?’” |
丢三落四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7回:“俗语说的:‘夯雀儿先飞’,省的临时丢三落四的不齐全,令人笑话。” |
涸泽而渔,焚林而猎 | 《文子·上仁》:“先王之法,……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 |
流离遇合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流离遇合,破家失国。” |
高人胜士 | 元·夏文彦《图绘宝鉴·制作楷模》:“或有逸品,皆高人胜士寄兴寓意者,当求之笔墨之外,方为得趣。” |
参透机关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那知孙寡妇已先参透机关,将个假货送来。” |
花朝月夕 | 《旧唐书 罗威传》:“每花朝月夕,与宾佐赋咏,甚有情致。” |
矫枉过正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仲长统传》:“逮至清世,则复入矫枉过正之检。” |
刚褊自用 | 宋·苏轼《提举玉局观谢表》:“伏念臣才不逮人,性多忤物,刚褊自用,可谓小忠,猖狂妄行,乃蹈大难。” |
抠心挖血 | 陈天华《轰天雷》第八回:“你想吾朝自入关以来,抠心挖血,费了无数经营布置,方将汉人压服。” |
见死不救 | 元 关汉卿《救风尘》:“你做的个见死不救,可不羞杀桃园中杀白马,宰乌牛。” |
强颜为笑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邵女》:“‘汝狡兔三窟,何归为?’柴俯不对。女肘之,柴始强颜为笑。” |
鞭辟向里 | 明 王守仁《寄邹谦之书》:“随处体认天理之说,大约未尝不是,只要根究下落,即未免捕风捉影,纵令鞭辟向里,亦与圣门致良知之功,尚隔一尘。” |
告贷无门 | 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一部:“是如何告贷无门,处处受别人的嘴脸。” |
材士练兵 | 银雀山 汉墓竹简《孙膑兵法十问》:“击此者,必将三分我兵,练我死士,二者延阵张翼,一者材士练兵,期其中极。” |
直言谠议 | 宋·钱易《南部新书》甲:“每侍臣赐对,则左右悉去,故直言谠议,尽得上达。” |
以战去战,以杀去杀 | 战国·卫·商鞅《商君书·画策》:“以战去战,虽战可也;以杀去杀,虽杀可也。” |
饱食终日 | 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
坚贞不渝 | 徐迟《牡丹》:“她们不屈不挠、坚贞不渝,任何考验不足以动摇她们。” |
抱枝拾叶 | 鲁迅《坟·文化偏至论》:“人既发扬踔厉矣,则邦国亦以兴起。奚事抱枝拾叶,徒金铁国会立宪之云乎?” |
赏罚不信 |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初见秦》:“号令不治,赏罚不信,地形不便,下不能尽其民力,彼固亡国之形也。” |
握蛇骑虎 | 《魏书 彭城王传》:“兄识高年长,故知有夷险;彦和握蛇骑虎,不觉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