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树无言的成语故事

拼音zuò shù wú yán
基本解释见“坐树不言”。
出处《后汉书·冯异传》:“异为人谦退不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坐树无言的典故
西汉末年,人们奋起反抗王莽的暴政,刘秀起兵攻打王莽。郡椽监督冯异与苗萌归降刘秀。刘秀拜冯异为偏将军,封为应侯。冯异为人谦让,从不与别人争功。每当战斗结束时,将领们开始争功,他却躲在大树下,被人称为“大树将军”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坐树无言)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肝胆过人 | |
一路顺风 | 清 俞万春《荡寇志》第122回:“更喜云陈两处亦无动静,一路顺风无些毫打叉之事。” |
众望攸归 | 《晋书 解系阎鼎等传论》:“于是武皇之胤,惟有建兴,众望攸归,曾无与二。” |
驴年马月 | 梁斌《红旗谱》:“严志和听涛他娘说得也有理,又说:‘吞了这口气吧!过个庄稼日子,什么也别扑摸了。即便有点希望,又在那个驴年马月呢?’” |
吃闭门羹 | 刘斯奋《白门柳·夕阳芳草》第11章:“哈哈,学生还愁着吃闭门羹哩!” |
匿瑕含垢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瑾瑜匿瑕,国君含垢。” |
弸中彪外 | 汉·扬雄《法言·君子》:“或问:‘君子言则成文,动则成德,何以也?’曰:‘以其弸中而彪外也。’” |
燕岱之石 | 隋 江总《让尚书令表》:“谬以商丘之木,遂比舟楫之材;燕岱之石,混同瑚琏之器。” |
充类至尽 |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下》:“夫谓非其有而取之者,盗也。充类至义之尽也。” |
过都历块 | 明·唐顺之《与万两溪吏部》:“仆倘未即老死,行将见执事任重道远、过都历块以耀当世。” |
造言生事 | 《孟子·万章上》:“好事者为之也。”宋·朱熹集注:“好事,谓喜造言生事之人也。”清·张南庄《何典》第二回:“只消说他造言生事,顶名告他一状,不怕不拿大锭大帛出来买静求安。” |
衅起萧墙 | 北周·庾信《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时值乱离,衅起萧墙。” |
流水高山 | 《列子 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无名孽火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那里我一把无名孽火,从脚跟下直透顶门,只得碍着众亲友不好动粗。” |
勒马悬崖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幸道力原深,故忽迷忽悟,能勒马悬崖耳。” |
措颜无地 | 明·陈汝元《金莲记·释愤》:“逐臣吹毛洗垢,自知积罪如山;学士排难解纷,反使措颜无地。” |
难进易退 | 西汉·戴圣《礼记·儒行》:“其难进而易退也,粥粥若无能也。” |
形于辞色 | 《晋书·庾亮传》:“欲以灭胡平蜀为己任,言论慷慨,形于辞色。” |
凿凿有据 | 清 朱之瑜《答野传问》:“陶氏《辍耕录》云:‘蒙古入中国,中国方有木棉。’是凿凿有据也。” |
弃本求末 | 清·恽敬《答邓鹿耕书》:“惟小人弃本求末,不务修德,止求吉葬。” |
非请莫入 | |
尺泽之鲵 | 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夫尺泽之鲵,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 |
不可言宣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天占山德韶国师》:“诸法寂灭相,不可以宣言,和尚如何为人?” |
戎马倥傯 | |
饥饱劳役 | 元 高文秀《黑旋风》第三折:“俺哥哥三朝的五日,可便忍饿耽饥,五六日不曾尝着水米,常言道饥饱劳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