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辞奥旨的成语故事

拼音qí cí ào zhǐ
基本解释奇辞:奇妙的文辞;奥旨:深奥的含义。形容文章语言奇丽,含义深厚。
出处唐·韩愈《读仪礼》:“于是撮其大要,奇辞奥旨著于篇。”
暂未找到成语奇辞奥旨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奇辞奥旨)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鬼瞰其室 | 《文选·扬雄〈解嘲〉》:“高明之家,鬼瞰其室。”李善注引李奇曰:“鬼神害盈而福谦。”刘良注:“是知高明富贵之家,鬼神窥望其室,将害其满盈之志矣。” |
有目共睹 | 清 钱谦益《钱牧斋尺牍 上卷 与王贻上之一》:“惟有日、贝叶,清闲送老。世间文字茫茫如前尘积却,门下散花落彩如卿云在天,有目共睹。” |
患难见真情 | 邓小平《国家的主权和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患难见真情。” |
窃窃私语 | 宋 苏舜钦《上范公参政书》:“时尚窃窃私语,未敢公然言之。” |
惊见骇闻 | 清·刘大櫆《与王君书》:“以故凡厥所有,皆与世龃龉,只可自娱,不堪共质。间尝出以示人,惊见骇闻,非怒则笑。” |
急扯白脸 | 老舍《离婚》六:“她把气咽下去,丈夫是好意,可是,何必那么急扯白脸的呀!” |
以法为教 | 《韩非子 五蠹》:“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 |
八方风雨 | 唐 刘禹锡《贺晋公留守东都》:“天子旌旗分一半,八方风雨会中州。” |
一物一主 | 元·无名氏《衣袄车》第一折:“这披挂一物一主,看有什么人来。” |
蹈其覆辙 | 鲁迅《致郑振铎》:“实因鉴于自己看了翻板之《芥子园》而恨及创始之王氏兄弟,不欲自蹈其覆辙也。” |
气吞河山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1章:“称颂他如何在战场上横刀跃马,气吞河山,大旗指处,悍贼披靡。” |
孝悌力田 | 《汉书 文帝纪》:“其遣谒者劳赐三老、孝者帛人五匹,悌者、力田二匹……以户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员。” |
砌红堆绿 | 宋·张孝祥《满江红·思归寄柳州》:“想一年好处,砌红堆绿。” |
索然寡味 | 刘师培《论近世文学之变迁》:“然以空疏者为之,则枯木朽荄,索然寡味,仅得其转折波澜。” |
牛眠地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堪舆》:“经月余,各得牛眠地。” |
因陋守旧 | 《宋史·欧阳修传》:“宋兴且百年,而文章体裁,犹仍五季余习……士因陋守旧,论卑气弱。” |
更长梦短 |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清腔类·步步娇〉》:“可怜正凄凉正眠,冷清清把纱窗半掩,更长梦短使人愁闷添。” |
不郎不秀 | 明 田艺蘅《留青日札 沈万三秀》:“元时称人以郎、官、秀为等第,至今人之鄙人曰不郎不秀,是言不高不下也。” |
躬蹈矢石 | 三国·魏·曹操《褒扬泰山太守吕虔令》:“卿在郡以来,擒奸讨暴,百姓获安,躬蹈矢石,年征辄克。” |
惑世盗名 | 汉 徐幹《中论 考伪》:“于是惑世盗名之徒,因夫民之离圣教日久也,生邪端,造异术。” |
禁网疏阔 | 汉荀悦《汉纪 哀帝纪上》:“及汉兴,禁网疏阔,未之匡正。” |
金革之难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宋意传》:“帝躬服金革之难。” |
弥患无形 |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回:“现在外国人已无话说,足见他能够弥患无形,办事切实。” |
桀敖不驯 | 茅盾《追求》:“学生们侮辱师长,如此桀敖不驯,即使现在不入‘西歪’,将来要做‘西歪’也是难免的。” |
其乐不穷 | 晋·葛洪《抱朴子·畅玄》:“故玄之所在,其乐不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