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兵牧马的成语故事

拼音xǐ bīng mù mǎ
基本解释洗擦兵器,喂养战马。指做好作战准备。
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后汉高祖乾佑元年》:“吾洗兵牧马,坐食转输,温饱有余。”
暂未找到成语洗兵牧马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洗兵牧马)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得意洋洋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
算尽锱铢 | 清·昭梿《啸亭杂录·吴利府》:“尝牟利于主算者,主算者算尽锱铢,其父犹以为未足。” |
龙驭上宾 | 《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 |
亲上做亲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偏我不如他,我仁者能仁,身里出身的根脚,又是亲上做亲,况兼他父命。” |
归真反璞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四》:“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 |
民淳俗厚 | 明·宋濂《敦睦堂记》:“海东之邑,闻有民淳俗厚如邹、鲁,必张氏之化也欤!” |
百川赴海 | 《朱子语类·卷二·理气下》:“百川赴海而海不溢。” |
骄侈淫虐 | 宋·文莹《玉壶清话》第九卷:“徐知训为淮南节度使,骄侈淫虐,为朱瑾所杀,一方甚扰,主亟往代之,悉反其治,谦宽惇裕。” |
思贤如渴 |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 |
誉满寰中 | 唐·杨炯《后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誉满寰中,声盖天下。” |
贫不学俭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任城陈萧王彰传论》:“其此之谓欤”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曰:“谚言‘贫不学俭,卑不学恭’,非人性分也,势使然耳。” |
近在眉睫 |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仲尼》:“虽远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内,来干我者,我必知之。” |
缟纻之交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之公子札)聘于郑,见子产,如旧相识,与之缟带,子产献纻衣焉”。晋·杜预注:“吴地贵缟,郑地贵纻,故各献己所贵,示损己而不为彼货利。” |
蜂拥蚁屯 | 清 昭梿《啸亭杂录 缅甸归诚本末》:“帆樯衔接,倏然蜂拥蚁屯者数千人。” |
倾筐倒庋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贤媛》:“王家见二谢,倾筐倒庋;见汝辈来,平平尔;汝可无烦复往。” |
桂殿兰宫 | 唐·王勃《滕王阁序》:“桂殿兰宫,列风峦之体势。” |
高世之才 | 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范伯》:“有高世之才,必有负俗之累。” |
生杀予夺 | 《周礼 春官 内史》:“五曰杀,六曰生,七曰予,八曰夺。” |
随珠弹雀 | 先秦 庄周《庄子 让王》:“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以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 |
洗手不作 | 鲁迅《集外集·序言》:“只因为那时诗坛寂寞,所以打打边鼓,凑凑热闹;待到称为诗人的一出现,就洗手不作了。” |
不失黍絫 | 《汉书 律历志上》:“权轻重不失黍絫。”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十黍为絫,十絫为一铢。” |
缘情体物 | 晋·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
金章玉句 | 宋·杨万里《过白沙渡得长句呈澹庵先生》:“先生半酣染霜免,金章玉句诗空万古。” |
负恩忘义 | 元·施惠《幽闺记·虎头遇旧》:“紧降阶,释缚扶将起,是兄弟负恩忘义。” |
鼓馁旗靡 | 清·魏源《圣武记》卷一:“凡行阵参伍弥缝之际,略觉鼓馁旗靡处,得健锐兵数十屹立其间,则整而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