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整以暇的成语故事

拼音hào zhěng yǐ xiá
基本解释整:严整;暇:不急迫。形容既严整,又从容。也指事情虽多,仍旧从容不迫。
出处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六年》:“日臣之使于楚也,子重问晋国之勇。臣对曰:‘好以众整。’曰:‘又何如?’臣对曰:‘好以暇。’”
好整以暇的典故
春秋时期,晋厉公派栾书率军攻打郑国,楚武王派子反率军去迎战晋军。楚武王的眼睛被晋军射伤。晋军栾鍼对楚军子重说晋军打仗喜欢好整以暇,得先换使者敬酒,而不是仓皇应战。楚军与晋军打了一天一夜还不见分晓。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好整以暇)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吸血鬼 | |
白日做梦 | 明 豫章醉月子《精选雅笑 送匾》:“以为必中而遍问星相者,亦是白日做梦。” |
大鱼吃小鱼 | 老舍《赵旺与荷珠》:“这样,既能显出剧情的有机发展,也增加了大鱼吃小鱼的一层阐明。” |
精兵勇将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4回:“现受汝宁郡都统制,手下多有精兵勇将。” |
负恩昧良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回:“不意今日群芳大放,彼独无花。负恩昧良,莫此为甚。” |
听见风就是雨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五回:“他们做都老爷的,听见风就是雨,皇上原许他风闻奏事,说错了又没有不是的。” |
片文只事 | 《宋书·志序》:“司马迁制一家之言,始区别名题,至乎礼仪刑政,有所不尽,乃于纪传之外,创立八书,片文只事,鸿纤备举。” |
出头之日 | 元·无名氏《庞娟夜走马陵道》第三折:“如今佯推风疾举发,白日里与儿童作戏,到晚间共羊犬同眠。不知几时才得个出头之日。” |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 唐·王勃《滕王阁序》:“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
眉飞眼笑 |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他眉飞眼笑,高兴地跳着,大声喊道:‘解放啦!’” |
凌乱无章 | 冰心《两个家庭》:“好容易回到家里,又看见那凌乱无章的家政,儿啼女哭的声音,真是加上我百倍的不痛快。” |
不知底细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7回:“我也不知底细。” |
精金美玉 | 宋 苏轼《答黄鲁直书》之一:“此人如精金美玉,不即人而人即之,将逃名而不可得,何以我称扬为?” |
疾言厉色 | 元 刘壎《隐居通议 文章四》:“平居于人无忤,睦亲族以礼,抚臧获以恩,未尝疾言厉色。” |
一佛出世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差拨]把林冲骂得一佛出世,那里敢抬头应答。” |
见惯司空 | 清·孔尚任《桃花扇·媚座》:“妙部新奇,见惯司空自品题。” |
好善嫉恶 | 汉·王符《潜夫论·实贡》:“好善嫉恶,赏罚严明,治之材也。” |
印把子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59回:“我也说继之丢了一个印把子,得了个儿子,只好算秤钩儿打钉——扯直罢了。” |
小子后生 | 唐 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小子后生,于何考德而问业焉。” |
寻踪觅迹 | 元 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二折:“小生张伯腾,恰才遇着的那个女子,人物非凡,因此寻踪觅迹,前来寻他。” |
拱手垂裳 | 《尚书·武成》:“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 |
上了贼船 | 浩然《艳阳天》:“别哭啦,哭也没用。这一回,我算上了贼船,走到江心了!” |
居穷守约 | 战国·邹·孟轲《孟子·万章》:“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晋·潘岳《杨仲武谏》:“虽舅氏隆盛,而孤贫守约。” |
横行奡桀 | 清·洪昇《长生殿·侦报》:“一任他横行奡桀。” |
醉舞狂歌 | 宋·范成大《玉楼春》词:“蓝桥仙路不崎岖,醉舞狂歌容倦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