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舟而济的成语故事


同舟而济

拼音tóng zhōu ér jì

基本解释济:渡水。大家同坐一条船过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

出处春秋·齐·孙武《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若左右手。”


暂未找到成语同舟而济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同舟而济)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战天斗地
避重就轻 宋 刘挚《忠肃集 侍御史黄君墓志铭》:“民始不以多男为患,父子始不以避重就轻相去。”
稍胜一筹 清·秋瑾《致秋誉章书》:“吾哥虽稍胜一筹,而无告语则同,无戚友之助亦同。”
一腔热血 明·吾丘瑞《运甓记·问卜决疑》:“胡骑猖狂,中原无主,一腔热血,无以自效。”
日久月深 《魏书 萧宝夤传》:“又在京之官,积年一考……虽当时文簿,记其殿最,日久月深,驳落都尽,人有去留,谁复掌其勤堕?”
反朴归真 鲁迅《花边文学 玩笑只当它玩笑(下)》:“连刘先生似的想白话‘返朴归真’的意思也全没有。”
燕语莺啼 唐·皇甫冉《春思》诗:“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骈首就逮 清·宋学洙《张文忠公遗事》:“翁以故相终老,未有显过闻于天下,而使其子骈首就逮,脱不幸有伤雾露之疾。”
荣谐伉俪 明 邱濬《成语考 夫妇》:“贺人娶妻曰荣谐伉俪。”
喜形于色 《北史 高允传》:“允喜形于色,语人曰:‘天恩以我笃老,大有所赉,得以赡客矣。’”
黔驴技穷 唐 柳宗元《三戒 黔之驴》:“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琼枝玉树 北宋·柳永《尉迟怀》词:“绸缪凤阵鸳被,深深处,琼枝玉树相倚。”
果出所料
号咷大哭 《周易·同人》:“同人先号咷而后笑。”
清净无为 汉 刘向《说苑 君道》:“晋平公问于师旷曰:‘人君之道如何?’对曰:‘人君之道,清净无为。’”
行间字里 南朝·梁·简文帝《答新渝侯和诗书》:“垂示三首,风云吐于行间,珠玉生于字里。”清·平步青《霞外■(扌麕)屑·论文下·文章圈点》:“书有圈点勾勒,始自前明中叶选刻时文陋习。然行间字里,触眼特为爽豁,故仿而用之。”
野人献曝 《列子·杨朱》:“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隩室,绵纩狐貉。”
削衣贬食 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时公私有余,削衣贬食,不立资遗,以班亲旧朋友为义。”
计出万死 《宋书·武帝纪》:“不然。彼兵速锐,计出万死。”
横僿不文 康有为《大同书》辛部第十三章:“当太平之世,地地相等,无有都会、乡邑之殊……无据乱世,学校全聚京都,而乡邑则皆横僿不文之俗。”
引狼拒虎 李大钊《警告全国父老书》:“而引狼拒虎之祸,势又缘兹以起,且至不可收拾。”
九衢三市 宋·柳永《看花回》词:“九衢三市风光丽,正万家、急管繁弦。”
问道于盲 唐 韩愈《答陈生书》:“足下求速化之术,不于其人,乃以访愈,是所谓借听于聋,求道于盲。”
笔诛墨伐
深文巧劾 《周书·苏绰传》:“今之从政者不然。深文巧劾,宁致善人于法,不免有罪于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