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檄可定的成语故事

拼音chuán xí kě dìng
基本解释传:传送,传递;檄:讨敌文书;定:平定。比喻不待出兵,只要用一纸文书,就可以降服敌方。指不战而使对方归顺。
出处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三卷:“传檄可定,极言敌之易破;迎刃而解,甚言事之易为。”
暂未找到成语传檄可定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传檄可定)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哼哈二将 | 曾朴《孽海花》第32回:“曹梦兰三字,比四金刚还要响亮,和琴楼梦的女主人花翠琴齐名,当时号称‘哼哈二将’。” |
糜躯碎首 | 战国 燕 婅武《报燕太子书》:“今太子欲灭悁悁之耻,除久久之恨,此实臣所当糜躯碎首而不避也。” |
阿意取容 | 《南史 孝义传下 陶季直》:“季直不能阿意取容,明帝颇忌之,出为辅国长史、北海太守。” |
亲仁善邻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六年》:“五父谏曰:‘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君其许郑。’” |
六神不安 | 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三十二:“凡人卧,头边勿安放火炉,令人六神不安。” |
不随以止 | |
蒙混过关 | 林予《雁飞塞北》第34章:“你是想靠这场大水来蒙混过关!不行,这一关你过不了。” |
以筌为鱼 | 朱自清《经典常谈》序:“不再想去见识经典,那就是以筌为鱼,未免辜负编撰者的本心了。” |
残军败将 | 明 无名氏《开昭救忠》第二折:“看了我这些残军败将,你都杀了,倒也是个干净。” |
歙漆阿胶 | 《剪灯余话 田洙遇薛源联句记》:“歙漆阿胶忽纷解,清尘浊水何由逢?” |
不以辞害志 | 战国 邹 孟轲《孟子 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
百发百中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西周策》:“夫射柳叶者,百发百中,而不以善息。” |
不知老之将至 | 《论语 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
半亩方塘 | 宋·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 |
进退有常 | 《鹖冠子 泰鸿十》:“日信出信入,南北有极,度之稽也,月信死信生,进退有常。数之稽也。” |
郁郁青青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
返朴归真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四》:“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也。” |
旷达不羁 | 《晋书·张翰传》:“翰任心自适,不求当世。或谓之曰:‘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时人贵其旷达。” |
虚室上白 | 唐·韦渠牟《商山四皓画图赞并序》:“虚室上白,玄门不关。” |
杜门绝客 | 明·冯梦龙《智囊补·术智·委蛇》:“韩世忠既罢,杜门绝客,口不言兵,时跨驴携酒,从一二奚童,纵酒西湖以自乐。” |
盛必虑衰 | 汉·耿育《上书言便宜因冤讼陈汤》:“且安不忘危,盛必虑衰。” |
班师振旅 | 《尚书·大禹谟》:“禹拜昌言,曰:‘俞。’班师振旅。” |
油煎火燎 | 郭澄清《大刀记》第十章:“他觉着,像有个什么东西,在胸口上剧烈地涌动,闹得血管里的血,也加快了流速。继而,心里又油煎火燎,阵阵剧疼。” |
风飞云会 | 元·揭傒斯《与尚书右丞相书》:“一旦风飞云会,加之百官之上,立于庙堂之内,以数尺之身,任天下之责,方寸之心,关天下之虑。” |
招亡纳叛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高帝五年》:“高祖起丰、沛以来,罔罗豪桀,招亡纳叛,亦已多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