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袂援戈的成语故事

拼音tóu mèi yuán gē
基本解释表示为国效命。同“投袂荷戈”。
出处《梁书 武帝纪》:“独夫丑纵,方煽京邑。投袂援戈,克弭多难。”
暂未找到成语投袂援戈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投袂援戈)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口快心直 | 清 曹雪芹《红楼梦》:“云姑娘,你如今长大了,越发心直嘴快了。” |
每逢佳节倍思亲 |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采擢荐进 | 唐·韩愈《感二鸟赋》:“乃反得蒙采擢荐进,光耀如此。” |
三头六臂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普昭禅师》:“三头六臂擎天地,愤怒那吒扑帝钟。” |
批隙导窾 | 战国·宋·庄周《庄子·养生主》:“批大隙,导大窾。” |
斩将夺旗 | 《群音类选 官腔类 八义记 拷问如姬》:“只消受得瘗粉埋香,索强似斩将夺旗。” |
戏蝶游蜂 | 唐 岑参《山房春事二首》:“风恬日暖荡春光,戏蝶游蜂乱人房。” |
汹涌澎湃 | 汉 司马相如《上林赋》:“沸乎暴怒,汹涌澎湃。” |
英姿飒爽 | 唐 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 |
有作其芒 | 梁启超《谭嗣同传》:“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
四通五达 | 西汉·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夫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地。” |
含牙带角 | 《淮南子·兵略训》:“凡有血气之虫,含牙带角,前爪后距。” |
暗度金针 | 见唐·冯翊子休《桂苑丛谈·史遗》。传说有名叫郑采珠的姑娘,七夕祭织女,织女送她一根金针,从此她刺绣的技能更为精巧。 |
满腹牢骚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4回:“那里晓得他一腔心事,满腹牢骚,他正在那里难过,那里还有心肠再叫别人呢。” |
百品千条 | 【出处】:《南史 齐纪下 废帝东昏侯》:“又订出雄雉头、鹤氅、白鹭縗,百品千条,无复穷已。”); insert into chengyu VALUES( |
躬蹈矢石 | 三国·魏·曹操《褒扬泰山太守吕虔令》:“卿在郡以来,擒奸讨暴,百姓获安,躬蹈矢石,年征辄克。” |
解组归田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18回:“只消婆婆亲写一书,说爹爹因富贵已极,欲解组归田,而意不能决,必得舅公一劝,同为五湖之游。” |
小头小脑 | 向春《煤城激浪》:“你他妈的属家雀的,小头小脑料不了大事。” |
被灾蒙祸 | 东汉·王充《论衡·命义篇》:“人命有长短,时有盛衰,衰则疾病,被灾蒙祸之验也。” |
肃然生敬 | 宋 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鲁直专学子美,然子美诗读之使人凛然兴起,肃然生敬。” |
千年一律 | 明·李贽《题孔子像于芝佛院》:“万口一词,不可破也;千年一律,不自知也。” |
气杀钟馗 | 鲁迅《离婚》:“他们就是专和我作对,一个个都像个‘气杀钟馗’。” |
百端交集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卫洗马初欲渡江,形神惨悴,语左右云:‘见此芒芒,不觉百端交集,苟未免有情,亦复谁能遣此!’” |
排愁破涕 | 《周书·王褒传》:“且当视阴数箭,排愁破涕,人生乐耳,忧戚何为!” |
簟纹如水 | 宋·苏轼《南堂五首》:“扫地焚香闭阁眠,簟纹如水帐如烟。” 宋·辛弃疾《御街行》:“纱厨如舞,簟纹如水,别有生凉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