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然一体的成语故事

拼音hún rán yī tǐ
基本解释浑然:完整不可分。融合成为一个难以分割的整体。
出处《二程遗书》第二卷上:“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
暂未找到成语浑然一体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浑然一体)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不可告人 | 清 陈梦雷《闲止书堂集钞》:“其于不可告人之隐,犹未忍宣之于众也。” |
玄之又玄 | 先秦 李耳《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铁马金戈 | 宋·李纲《以旧赐战袍等赠韩少帅》诗之二:“铁马金戈睢水上,碧油红旆海山滨。”元·关汉卿《双赴梦》第三折:“忆当年铁马金戈,自桃园初结义,把尊兄辅佐。” |
以是为恨 | 宋·王谠《唐语林·雅量》:“不得永奉陛下,以是为恨。” |
沟沟坎坎 |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四章:“说实话,人一辈子总得走些沟沟坎坎的。” |
村野匹夫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马超曰:‘吾家屡世公侯,岂识村野匹夫。’” |
同出一辙 | |
兽心人面 | 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四:“时台中谓之语曰:侯知一不伏致仕,张琮自请起复……皆非名教中人,并是王化外物。兽心人面,不其然乎!” |
廓达大度 | 太平天国 洪仁玕《干王洪仁玕等劝谕清朝官兵暗投明檄》:“尔等抑知我天朝廓达大度,胞与为怀,不分新旧兄弟,皆是视同一体。” |
斗怪争奇 | 清·郁永河《土番竹枝词》之八:“铜箍铁镯俨刑人,斗怪争奇事事新。” |
割肚牵肠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7回:“吾想汝等父母、兄弟、妻子必倚门而望;若听知阵败,定然割肚牵肠,眼中流血。” |
如解倒悬 |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 |
罕譬而喻 | 《礼记·学记》:“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 |
分茅列土 | 唐·张说《延州豆卢使君万泉县主薛氏神道碑》:“大圣大后,炼石补天,有王母之神器;分茅列土,启弄孙之美色。” |
色衰爱寝 |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陈秋碧<山坡羊>》:“色衰爱寝从来话,忆西陵松阴露华。” |
呼天号地 | 宋·周密《齐东野语·嘉定宝玺》:“我祖我父,一心王宝……不死于虏,则死于盗贼;若子若孙,呼天号地,此恨难磨。” |
眦睚杀人 | 宋·王谠《唐语林·政事》:“程一日果以眦睚杀人。上大怒,立命斥出,付京兆。” |
当场献丑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0卷:“我今年已六十,尚无子嗣,你若肯时,便请个先生教你,也强如当场献丑。” |
剥极则复 | 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抑闻大《易》之义,剥极则复,否极则泰。吾中国今日之弱,岂犹未极耶?思之思之。” |
鸱张鱼烂 | 《旧唐书·僖宗纪》:“初则狐假鸱张,自谓骁雄莫敌;旋则鸟焚鱼烂,无非破败而终。” |
以意为之 | 西汉 戴圣《礼记 礼运》:“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 |
西方净国 | 清·龚自珍《西郊落花歌》:“西方净国未可到,下笔绮语何漓漓。” |
为裘为箕 | 语出《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
正大堂皇 | 清·陈朗《雪月梅》第三十七回:“传旨不必誊正,即命内监将草稿取上御案观览,但见字字龙蛇,行行珠玉,铿锵金石之音,正大堂皇之体。” |
嘿然不语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6回:“夷吾嘿然不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