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鱼甑尘的成语故事

拼音fǔ yú zèng chén
基本解释釜中生鱼,甑中生尘,比喻生活清贫。
出处清·黄宗羲《子刘子行状》:“一旦以辎重被讦于监司,夫以巡方而黩货,又何问下吏之操守,釜鱼甑尘之风,空谷于天下矣。”
暂未找到成语釜鱼甑尘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釜鱼甑尘)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皮笑肉不笑 | 巴金《秋》十九:“王氏看见陈姨太的粉脸上皮笑肉不笑的神情,知道陈姨太在挖苦她。” |
临危授命 | 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
不顾一切 | 叶圣陶《孤独》:“既然见到一点儿光,便不得不不顾一切地逃开。” |
收锣罢鼓 |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格局》:“骨肉团聚,不过欢笑一场,以此收锣罢鼓,有何趣味。” |
鸦雀无声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四卷:“公曰:‘鸦去无声,运何言闻?’” |
连理枝 | 唐·白居易《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
雷打不动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二章:“每天的劳动可是雷打不动的,从下午两点一直要干到吃晚饭。” |
敷衍塞责 | 清 张集磬《道咸宦海见闻录》:“而严令愿为恪遵,委勘几及年余,始克竣事,半属敷衍塞责。” |
束手旁观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62回:“咱们不得束手旁观,睁着眼叫他陷于不义。” |
曲学诐行 | 宋·陆九渊《与张辅之书》:“古之所谓曲学诐行者,不必淫邪放僻,显显狼狈,如流俗人不肖子者也。” |
怜贫恤老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如今上了年纪,越发怜贫恤老的了。” |
昃食宵衣 | 南朝陈徐陵《陈文皇帝哀册文》:“勤民听政,昃食宵衣。” |
姜桂之性 | 《宋史·晏敦复传》:“况吾姜桂之性,到老愈辣。” |
攻苦食俭 | 明·王世贞《觚不觚录》:“余举进士,不能攻苦食俭。” |
花脚猫 | |
水佩风裳 | 语出唐·李贺《苏小小墓》诗:“风为裳,水为佩”。 |
焚香膜拜 | 明·归有光《唐孺人墓志铭》:“兆多疾,每疾作,孺人辄不食饮,焚香膜拜,以祈福祐。” |
坚如磐石 | 《玉台新咏 古诗为焦仲卿作》:“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
敦敦实实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12章:“起先她认不出来这个敦敦实实的青年是谁,但觉得有点面熟。” |
葑菲之采 | 《诗经 邶风 谷风》:“采葑采菲,无以下体。” |
沿门托钵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2回:“你若借了这事向亲友各家不问交谊一概的沿门托钵摇尾乞怜起来就大不是我的意思了。” |
嫌长道短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六回:“一般儿大的人,怎么我的赔送就该那等苟简,姐姐有这些人给办妆奁还嫌长道短?这话怎么讲?” |
长安少年 | 明 宋濂《<杏庭摘稿>序》:“燕姬越女,巧自衒鬻于春风之前,冀长安少年,为之一顾。” |
强枝弱本 | 明·李贽《史纲评要·唐玄宗》:“强枝弱本,千古同患。同姓犹然,况犬羊乎?” |
观者如垛 | 《水浒传》第一○一回:“此时琼英这段事,东京已传遍了。当日观者如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