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怨助祸的成语故事

拼音zī yuàn zhù huò
基本解释资:资助。助长怨恨,促使祸患到来。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夫行危欲求安,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连结一人之后交,不顾国家之大害,此所谓‘资怨而助祸’矣。”
暂未找到成语资怨助祸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资怨助祸)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挠曲枉直 | 汉 桓宽《盐铁论 大论》:“而欲废法以治,是犹不用隐斧斤欲挠曲枉直也。” |
意兴盎然 | 李健吾《雨中登泰山》:“一路行来,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自然也就格外感到意兴盎然。” |
提牌执戟 | 元·无名氏《衣锦还乡》第一折:“他是个架海擎天的玉柱,看承做提牌执戟小人哉。” |
坏植散群 | 章炳麟《别录》第一卷:“经涉人事,忧患渐多,目之所睹,耳之所闻,坏植散群,四海皆是。” |
批隙导窾 | 战国·宋·庄周《庄子·养生主》:“批大隙,导大窾。” |
穿针引线 | 明 周楫《西湖二集 吹凤箫女诱东墙》:“万乞吴二娘怎生做个方便,到黄府亲见小姐询其下落,做个穿针引线之人。” |
猛虎下山 | 清·吴趼人《九命奇冤》第26回:“大有转身作一个‘猛虎下山’之势,劈面扑来,要想杨福一闪,他好乘势翻个跟斗,到杨福后面去。” |
三顾草庐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7回回目:“刘玄德三顾草庐。” |
粉骨糜躯 | 唐 王维《为薛使君谢婺州刺史表》:“臣纵粉骨糜躯,不报万分之一。”唐 颜真卿《谢户部侍郎表》:“粉骨糜躯,罔知攸答。” |
爱财舍命 | |
随事制宜 | 宋 朱熹《朱子语类》卷三十七:“如道之正体,却一定于此,而随事制宜,自莫不当。” |
鸢飞戾天 | 《诗经·大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
天长地老 | 明·高濂《玉簪记·词媾》:“两情浓同下蓝桥,战兢兢欢娱较少,成就了凤友鸾交,休忘却天长地老!” |
寝苫枕土 | 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晋书》:“高宗谅暗者,除服而不言,故不云服丧三年,而云谅暗三年,明不复寝苫枕土,以荒大政也。” |
盲风涩雨 | 清·钱谦益《徐元叹诗序》:“宁为长天晴日,无为盲风涩雨;宁为清渠细流,无为浊沙恶潦。” |
并世无两 | 鲁迅《集外集拾遗 绍介<海上述林>上卷》:“本卷所收,都是文艺论文,作者既系大家,译者又是名手,信而且达,并世无两。” |
势倾朝野 | 《魏书 卢玄传》:“时灵太后临朝,黄门侍郎李神轨势倾朝野,求结婚姻。” |
下笔有神 | 唐·王勃《绵州北亭公宴序》:“五际飞文,想群众之不让;一言留赠,知下笔之有神。” |
矫激奇诡 | 宋·林希《孙少述传》:“侔志节刚果,不为矫激奇诡之行,而气貌足以动人。” |
鸱张鱼烂 | 《旧唐书·僖宗纪》:“初则狐假鸱张,自谓骁雄莫敌;旋则鸟焚鱼烂,无非破败而终。” |
玄酒瓠脯 | 晋·程晓《赠傅休奕》诗:“厥客伊何?许由巢父。厥醴伊何?玄酒瓠脯。” |
毒手尊前 | 《新五代史 唐臣传 李袭吉》:“至于毒手尊拳,交相于暮夜;金戈铁马,蹂践于明村。” |
走花溜水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74回:“你莫象才来的那个和尚,走花溜水的胡缠。” |
窃簪之臣 | 汉·王充《论衡·逢遇》:“亦有以遇者,窃簪之臣,鸡鸣之客是也。” |
尧趋舜步 | 《宋史·乐志》:“皇帝降席,流云四开,尧趋舜步,下蹑天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