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起炉灶的成语故事

拼音zhòng qǐ lú zào
基本解释谓事情遭受挫折后,再从头做起。
出处郭沫若《北伐途次》:“每遭一次顿挫,总要使前功尽弃,又来重起炉灶。”
暂未找到成语重起炉灶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重起炉灶)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四书五经 | 汉 班固《白虎通 五经》:“五经何谓?谓《易》、《尚书》、《诗》、《礼》、《春秋》也。宋 朱熹着有《四书集注》。 |
傲睨得志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0回:“原来曹操自破马超回,傲睨得志,每日饮宴,无事少出,国政皆在相府商议。” |
论资排辈 | 邓小平《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实现要考组织路线来保证》:“现在有些地方对选进领导班子的年轻人,还是论资排辈,发挥不了他们的作用。” |
童山濯濯 | 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上》:“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其山之性也。” |
走头没路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18卷:“火器一齐发作,杀得他走头没路,大败亏输。” |
稳稳当当 | 老舍《取钱》:“人家已经都各按部位坐得稳稳当当,吸着烟卷,按着铃要茶水。” |
讳莫如深 | 《穀梁传 庄公三十二年》:“何也?讳莫如深,深则隐。苟有所见,莫如深也。” |
水净鹅飞 | 元·无名氏《云窗梦》第四折:“我则道地北天南,锦营花阵,偎红倚翠,今日个水净鹅飞。” |
神哗鬼叫 | 清·张南庄《何典》第九回:“四三个牢头忙上前来捉时,早被他一顿抽拔拳,都打得死去活转来,便就神哗鬼叫的打将出来。” |
哀告宾服 | 元 无名氏《延安府》第一折:“我见他慌悚踌躇,左支右吾,跪在街衢,哀告宾服。” |
存亡继绝 | 《穀梁传 僖公十七年》:“桓公尝有存亡继绝之功,故君子为之讳也。” |
怕硬欺软 | 元 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
扑地掀天 | 唐·白居易《风雨晚泊》诗:“青苔扑地连春雨,白浪掀天尽日风。” |
遁迹桑门 | 清·钮琇《觚剩·树怪》:“石涛和尚以前朝宗室,遁迹桑门,结茅于微之黄山。” |
冲昏头脑 | 柯岗《逐鹿中原》第八章:“这可不能冲昏头脑,任着性子,借题发挥呵!” |
惊愚骇俗 | 清·李绂《裕州观祷雨》诗:“神或附人称马子,惊愚骇俗走相使。” |
搴旗虏将 | 宋·崔伯易《感山赋》:“乘间薄人,肝脑涂地,以搴旗虏将而为乐。” |
额手加礼 | 章炳麟《与上海国民党函》:“外人之额手加礼者,今且相与鄙夷。” |
深思苦索 | 明 胡应鳞《诗薮 外编二》:“灵运诸佳句,多出深思苦索。” |
高才远识 | 《三国志·魏志·和洽传》“清醇有鉴识”裴松之注引三国·魏·周斐《汝南先贤传》:“召陵谢子微,高才远识。” |
陵上虐下 |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后主传》裴松之引诸葛亮集:“为笑千载,皆不以义,陵上虐下故也。” |
人中龙虎 | 《晋书 宋纤传》:“吾而今而后知先生人中之龙也。” |
丁宁告戒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6回:“吾累次丁宁告戒:街亭是吾根本。汝以全家之命,领此重任。” |
百不一贷 | 《新唐书 酷吏传 来俊臣》:“后信之,诏于丽景门别置狱,敕俊臣等颛按事,百不一贷。” |
根牢蒂固 | 《醒世姻缘传》第九十回:“从来说‘腊雪培元气’,把麦根培植得根牢蒂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