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柄于人的成语故事

拼音shòu bǐng yú rén
基本解释犹言授人以柄。
出处清·薛福成《创开中国铁路议》:“庶数年之后,可以自造自修,不至授柄于人。”
暂未找到成语授柄于人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授柄于人)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绳锯木断 |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十卷:“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
功成名就 | 《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
风俗人情 | 唐 杜牧《唐故范阳卢秀才墓志》:“因言燕赵间山川夷险,教令风俗人情之所短长。” |
不亦乐乎 | 先秦 孔子《论语 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久经风霜 | 浩然《艳阳天》第140章:“他那久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了微笑。” |
正经八百 | 张天民《创业》第二章:“秦发愤却当了真,正经八百地说:‘抗美援朝的时候起的。’” |
计日而待 | 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
裂冠毁冕,拔本塞源 | 《左传·昭公九年》:“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源,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 |
不劳而获 | 三国 魏 王肃《孔子家语 入官》:“所求于迩,故不劳而得也。” |
假手旁人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7回:“本部院凡事秉公办理,从不假手旁人。” |
捉衿肘见 | 《庄子·让王》:“曾子居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 |
望风希旨 | 《三国志·魏书·杜畿传》:“近司隶校尉孔羡辟大将军狂悖之弟,而有司嘿尔,望风希旨,甚于受属。” |
楚棺秦楼 | 元·关汉卿《谢天香》楔子:“这里是官府黄堂,又不是秦楼楚馆。” |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王肃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
耳边风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我说的乃是金玉之言,外交秘诀,你老哥千万不要当做耳边风” |
补苴罅漏 | 唐 韩愈《进学解》:“觝排异端,攘斥佛老,补苴罅漏,张皇幽眇。” |
霞友云朋 | 宋·叶适《朝请大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陈公墓志铭》:“或栖连岗,或泛长流;霞友云朋,造物与游。” |
疑人勿用,用人勿疑 | 《金史·熙宗本纪》:“疑人勿使,使人勿疑。自今本国及诸色人,量才通用之。” |
不痛不痒 | 明 吴炳《情邮记 反噬》:“这事不痛不痒,却是一个大题目。” |
旷日经年 | 汉·班固《汉书·郊祀志下》:“旷日经年,靡有毫厘之验,足以揆今。” |
菲才寡学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3回:“小侄菲才寡学,大人误采虚名。” |
招架不住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8回:“姚天君招架不住,掩一锏,望内便走。” |
东方千骑 | 汉·乐府《陌上桑》诗:“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
乌集之众 | 三国·魏·曹冏《六代论》:“故汉祖奋三尺之剑,驱乌集之众,五年之中而成帝业。” |
偎慵堕懒 | 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三折:“我想他在俺家做了二十年夫婿,每日家偎慵堕懒,生理不做,今日做了官,就眼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