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枕无事的成语故事

拼音gāo zhěn wú shì
基本解释垫高了枕头睡觉,无忧无虑。比喻平安无事,不用担忧。
出处宋·杨亿《论灵州事宜》:“度令分守边郡,贼迁可以计日成擒,朝廷可以高枕无事矣。”
暂未找到成语高枕无事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高枕无事)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 元 王晔《桃花女》第二折:“你将那半句话搬调做十分事,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
足履实地 | 《宋史·刘甲传》:“生平常谓:吾无他长,惟足履实地。” |
长途跋涉 |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66回:“妾身身犯国法,理所当然,怎敢劳贤姐长途跋涉?决难从命。” |
妇人之仁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弊,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
春晖寸草 | 唐·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美玉无瑕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他是个娇滴滴美玉无瑕,粉脸生春,云鬓堆鸦。” |
无补于事 | 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因言今世人多道东汉名节无补于事。” |
谭天说地 | 《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钱青见那先生学问平常,故意谭天说地,讲论古今,惊得先生一字俱无。” |
背紫腰金 | 元·无名氏《宦门子弟错立身》:“指望你背紫腰金,怎知你不成器!” |
拔刀相向 | 《儿女英雄传》第十回:“自然就不能不闹到扬眉裂眦拔刀相向起来。” |
男大须婚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天衣怀禅师法嗣 侍郎杨杰居士》:“……忽大悟,乃别‘有男不婚,有女不嫁’之偈曰:‘男大须婚,女长须嫁。讨甚闲工夫,更说无生话。’书以寄衣,衣称善。” |
坦然自若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宝钗原不妄言轻动,便此时亦是坦然自若。”? |
草创未就 |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
同文共轨 |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
爱才怜弱 | 鲁迅《病后杂谈》:“永乐皇帝决不像一位爱才怜弱的明君。” |
两虎共斗 | 西汉·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金石之计 | 汉·陆贾《新语·资执》:“欲辞晋献公譬马之赂,而不假之夏阳之道,岂非金石之计哉?” |
掣襟露肘 |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35回:“宗昭原是寒素之家,中了举,百务齐作的时候,去了这四十两银,弄得手里掣襟露肘。” |
相对如宾 | 清·张岱《天保九如》:“齐眉举案,相对如宾。” |
招蜂引蝶 | 叶文玲《独特的歌》:“没准是很爱卖弄俊俏,四送秋波的人呢,嘿,招蜂引蝶之流,对不起,本人向来深恶痛绝。” |
饮醇自醉 |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与周公谨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 |
冰消气化 | |
省刑薄敛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77回:“勤于国政,省刑薄敛,养士训武,修复关隘。” |
振兵释旅 | 《史记·周本纪》:“纵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虚;偃干戈,振兵释旅:示天下不复用也。” |
大动公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