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投于地的成语故事

拼音zì tóu yú dì
基本解释投:抛掷。自己一下子仆伏在地上。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陈寔传》:“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顺归罪。”
自投于地的典故
东汉灵帝时小官吏陈寔心地善良,做事公正无私。有天晚上一个小偷溜进他的屋里躲在屋梁上,他发现后并没有下令捉拿,而是把儿子、孙子叫到身边,给他们讲如何做人,不要学梁上的那位君子。小偷深受感动就下地求饶。陈寔给钱放他回。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自投于地)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朝西暮东 | 明·无名氏《四贤记·社会》:“朝西暮东,齐、梁、燕、宋,生涯不同。” |
和事老 | 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12回回目:“背冤家拜烦和事老,装鬼戏催转踏谣娘。” |
屋下架屋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不得尔,此是屋下架屋耳。” |
化腐成奇 | 语出《庄子·知北游》:“是其所美者为神奇,所恶者为腐朽。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 |
骄兵之计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回:“孟达暗暗发书,申报玄德,说‘黄忠连输数阵,现今退在关上。’玄德慌问孔明。孔明曰:‘此乃老将骄兵之计也。’” |
班门调斧 |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八回:“庸碌小巫,怎敢在班门调斧,然老先生台命殷殷,又不敢违,却将奈何?” |
系颈牵羊 | 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宋帝显德佑二年》:“祺读至‘免系颈牵羊’之语,太后泣谓帝曰:‘荷天子圣恩,汝宜拜谢。” |
劲骨丰肌 | 唐·张怀雚《书断》:“然张劲骨丰肌,德冠诸贤之首。” |
觉人觉世 | 清 郑燮《<道情>序》:“若遇争名夺利之场,正好觉人觉世。” |
扼吭夺食 | 《元史·陈祖仁传》:“乃欲驱疲民以供大役,废其耕耨而荒其田亩,何异扼其吭而夺其食,以速其毙乎?” |
风尘物表 | 宋·马永易《实宾录》:“晋王戎目王衍,自然是风尘物表。” |
作耍为真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70回:“这才是个有分教;弄巧翻拙,作耍却为真。” |
短见薄识 | 元 无名氏《马陵道》楔子:“庞涓久后得地呵!此人是个短见薄识、绝恩绝义的人。” |
桑梓之地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那郢都乃是桑梓之地,少不得去看一看坟墓,会一会亲友。” |
明堂正道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6回:“温柔安静,差不多的主子姑娘还跟不上他,才摆酒请客的费事,明堂正道的给他做了屋里人。” |
寻花觅柳 |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结构》:“貌虽癯而精血未耗。寻花觅柳,儿女事犹然自觉情长。” |
丰烈伟绩 | 清·汪琬《代寿洪太傅七十序》:“其品望在乡国,其威名在遐荒,其丰烈伟绩在太史。” |
喟然叹息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崔琰传》:“太祖贵其公亮,喟然叹息,迁中尉。” |
鸿断鱼沉 | |
殊涂一致 | 《晋书·刁协传》:“夫大道宰匹,殊涂一致。” |
寂天寞地 | 明 王守仁《传习录》下卷:“未扣时原是惊天动地,既扣时也只是寂天寞地。” |
卓荦不群 | 清·黄宗羲《翰林院庶吉士子——魏先生墓志铭》:“子一风神杰出,少受学于子敬,卓荦不群。” |
沉重寡言 | 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 陈同甫谈兵》:“同甫夜思,幼安沉重寡言,因酒误发,若醒而悟,必杀我灭口。” |
鲜规之兽 | 战国·宋·庄周《庄子·天运》:“鲜规之兽,莫得安其性命有情者。” |
箝口侧目 | 清·郑观应《盛世危言·吏治上》:“上司荐之曰干员,同僚推之曰能吏,小民之受其鱼肉者,虽痛心疾首箝口侧目,而无奈何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