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兵秣马的成语故事

拼音lì bīng mò mǎ
基本解释磨利兵器,喂饱马匹。指作好战斗准备。
暂未找到成语历兵秣马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历兵秣马)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 战国·楚·屈原《楚辞·卜居》:“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
首唱义兵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荀彧传》:“自天子播越,将军首唱义兵,……虽御难于外,乃心无不在王室。” |
云开日出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文准禅师》:“云开日出,水绿山青。” |
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 唐·李观《项籍故里碑铭序》:“至如谋于汉者,昔其臣也,公实弃之;兵于汉者,亦其将也,公不庸之。故曰:‘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
桂林杏苑 | 《儒林外史》第四二回:“桂林杏苑,空成魂梦之游;虎斗龙争,又见战征之事。” |
耳旁风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一回:“又听袭人叹道:‘姊妹们和气,也有个分寸礼节,也没个黑家白日闹的!凭人怎么劝,都是耳旁风。” |
恩威并济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56回:“以为恩威并济,内外兼筹,布置得七平八稳,可以任我欲为了。” |
备多力分 | |
补阙挂漏 | 清 赵曦明《<颜氏家训>跋》:“至于补阙挂漏,俾臻完善,不能无望于将伯之助云。” |
白袷蓝衫 | 清 魏秀仁《花月痕》第五回:“大抵青天碧海,不少峨眉见嫉之伤;谁知白袷蓝衫,亦多鼠思难言之痛。” |
蜜口剑腹 | 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二》:“李林甫之蜜口剑腹,贾似道之牢笼言路,合而为一,其患可胜道哉。” |
漏卮难满 | 《淮南子·氾论训》:“今夫溜水足以溢壶榼,而江河不能实漏卮。” |
楚囚对泣 | 宋 杨万里《新亭送客》:“柏壁置人添一笑,楚囚对泣后千年。” |
五讲四美 | 王朔《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我满面通红地后躲,左右张望:‘别别,五讲四美。’” |
金戈铁甲 | 元·乔吉《两世姻缘》第三折:“他如今管领着金戈铁甲,簇拥着鼓吹鸣笳,他虽是违条犯法,咱无甚势剑铜铡。” |
群蚁趋膻 | 梁启超《说国风》:“国人之慕西风,若群蚁之趋膻。” |
席不暇暖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
沉谋重虑 | 清·陆以湉《冷庐杂识·阮文达公拟疏》:“是沉谋重虑,制胜万里,师徒不劳,兵矢未折,功莫伟焉。” |
其奈我何 |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20章:“段还以为‘我不自动辞职,总统其奈我何’!” |
叠见杂出 | 《明史·刘茞传》:“今民穷财殚,府藏虚罄,水旱盗贼,星象草木之变叠见杂出。” |
东床佳婿 | 陈国凯《代价》:“他成了总工程师的东床佳婿以来,厂里的那些科长、主任们,对他似乎比过去客气多了。” |
秋后算账 | 莫应丰《将军吟》第七章:“有些人可不这样看,死死抱住那点黑材料,准备秋后算账呢!” |
以螳当车 | 梁启超《论专制政体有百害于君主而无一利》:“以人力而欲与理势为御,譬犹以卵投石,以螳当车,多见其不知量而已。” |
溢美之辞 | 清·梁章钜《归田琐记·高雨农序》:“雨农遽为之序,且有溢美之辞。” |
较若画一 | 汉·荀悦《汉纪·惠帝纪》:“萧何为法,较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