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瘁事国的成语故事

拼音jìn cuì shì guó
基本解释瘁:劳累;尽瘁:竭尽劳苦;事:服务,效力。比喻用尽心思和精力为国家效力。
出处《诗经·小雅·北山》:“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
暂未找到成语尽瘁事国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尽瘁事国)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纷至沓来 | 宋 楼钥《<洪文安公小隐集>序》:“禅位之诏,登极之赦,尊号改元等文,皆出公手,纷至沓来,从容应之,动合体制。” |
彻头彻尾 | 宋 朱熹《答程正思书》:“盖圣贤之学,彻头彻尾,只是一个敬字。” |
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 |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12章:“可是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却是中国政治的一个通病。” |
飙发电举 | 《明史 戚继光传》:“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飙发电举,屡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 |
急管繁弦 | 唐 白居易《忆旧游》:“修娥慢脸灯下醉,急管繁弦头上催。” |
拟于不伦 | 陈寅恪《论再生缘》:“能读英文者,颇怪其拟于不伦。” |
通邑大都 | 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诚以著此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 |
非我莫属 | 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以为非我莫属也。” |
高翔远引 | 汉·孔融《与曹操论盛孝章书》:“向使郭隗倒悬而王不解,临溺而王不拯,则士亦将高翔远引,莫有北首燕路者矣。” |
老大徒伤悲 | 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无得无丧 |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气义》:“无得无丧,天长地久。” |
骑鹤上扬 | |
燕安酖毒 | |
执迷不悟 | 《梁书 武帝纪上》:“若执迷不悟,距逆王师,大众一临,刑兹罔赫,所谓火烈高原,芝兰同泯。” |
说千说万 |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67卷:“今人解《易》……说千说万,与《易》全不相干。” |
啼天哭地 | 元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 阑路驾上书》:“奉使来时,惊天动地,奉使去时,乌天黑地,官吏都欢天喜地,百姓却啼天哭地。” |
来日方长 | 宋 文天祥《与洪瑞明云岩书》:“某利郡后,颇与郡人相安,日来四处无虞,早收中熟,觉风雨如期,晚稻亦可望,惟是力绵求牧,来日方长。” |
名垂百世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7回:“命终三纪,名垂百世。” |
毁家纾国 | 清·钱谦益《清文华殿中书房办事大理寺副汪镳授儒林郎》:“夫毁家纾国,大臣之有事;急病让夷,君子之所贵。” |
病由口入 | 《云笈七签》卷三五:“病由口入,节宣方也;生劳败静,养道性也。” |
国步方蹇 | 南朝·宋·谢庄《孝武帝哀策文》:“王室多故,国步方蹇。” |
筚门闺窬 | 晋·陆云《与陆典书书》:“筚门闺窬之人,敢唏天望之冀。” |
停留长智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91回:“常言道'停留长智'。那妖精倘或今晚不睡,把师父害了,却如之何?” |
掩面失色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5回:“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 |
韩康卖药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韩康传》:“韩康,字伯休,一名恬休,京兆霸陵人。家世著姓。常采药名山,卖于长安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