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俞吁咈的成语故事


都俞吁咈

拼音dū yú xū fú

基本解释皆为古汉语叹词。吁,不同意;咈,反对;都,赞美;俞,同意。本以表示尧、舜、禹等讨论政事时发言的语气,后用以赞美君臣间论政之和洽。

出处《书·尧典》:“帝曰:‘吁!咈哉!’”又《益稷》:“禹曰:‘都,帝,慎乃在位。’帝曰:‘俞!’”


暂未找到成语都俞吁咈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都俞吁咈)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双凫一雁
春深似海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0回:“这屋里那块‘四乐堂’的匾,可算挂定了!不然,这‘春深似海’的屋子,也就难免‘愁深似海’。”
风雨飘摇 《诗经 豳风 鸱鸮》:“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
十冬腊月 清·无名氏《刘公案》第59回:“十冬腊月喝凉水,临死埋在灶火坑。”
止足之戒 南朝·梁·任荤《王文宪集·序》:“安以岁暮之期,申以止足之戒。”
黑漆皮灯笼 明 陶宗仪《辍耕录 阑驾上书》:“赃吏贪婪而不问,良民涂炭而罔知。闾阎失望,田里寒心,乃歌曰:九重丹诏颁恩至,万两黄金奉使回……又歌曰:官吏黑漆皮灯笼,奉使来时添一重。”
神运鬼输 宋·陆游《洞霄宫碑》:“一旦告成,金碧之丽光照林谷,钟磬之作声摩云霄,见者疑其天降地涌而神运鬼输也。”
内顾之忧 晋·左思《咏史》诗:“外望无寸禄,内顾无斗储。”
革面敛手 唐·独孤及《唐故太子宾客……张公遗爱碑颂》:“于是豪民猾吏,革面敛手,家有忠信,人怀耻格。”
诡计多端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7回:“绪曰:‘维诡计多端,诈取雍州。’”
空谷白驹 《诗经 小雅 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
星飞电急 元 施惠《拜月亭 奉命和番》:“合火速便驰驿,等回音,星飞电急。”
八索九丘 汉·孔安国《尚书序》:“八卦之说,谓之八索;索,求其义也。九州之志,谓之九丘;丘,聚也。”
规行矩止 晋 潘尼《释奠颂》:“二学儒官,缙绅先生之徒,垂缨佩玉,规行矩步者,皆端委而陪于堂下,以待执事之命。”
八面威风 元 郑德辉《三战吕布》第三折:“托赖着真天子百灵咸助,大将军八面威风。”
逸群之才 汉·徐幹《中论·虚道》:“故君子常虚其心志,恭其容貌,不以逸群之才,加乎众人之上。”
鹤骨鸡肤 宋·王炎《病中书怀》诗:“鹤骨鸡肤不耐寒,那堪癣疥更斑烂。”
激贪厉俗 《梁书·萧颖达传》:“在于布衣,穷居介然之行,尚可以激贪厉俗,惇此薄夫。”
贵而贱目 汉 张衡《东京赋》:“若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贱目者也。”
精金良玉 宋·程颐《程明道先生行状》:“先生资禀既异,而充养有道,纯粹如精金,温润如良玉。”
许结朱陈 唐·白居易《朱陈村》诗:“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
飞土逐害 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孝子不忍见其父母为禽兽所食,故作弹以守之,绝鸟兽之害。故歌曰‘断竹续竹,飞土逐害’之谓也。”
坐而待曙 唐·陆贽《答百寮第二表》:“坐而待曙,忮及上春。”
深仇重怨 鲁迅《且介亭杂文·阿金》:“在邻近闹攘一下当然不会成什么深仇重怨。”
无涯之戚 唐·韩愈《蔡十二郎文》:“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