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声玉服的成语故事

拼音jīn shēng yù fú
基本解释见“金声玉色”。
出处战国·宋·墨翟《墨子·经说》:“实,其志气之见也;使人如己,不若金声玉服。”
暂未找到成语金声玉服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金声玉服)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手眼通天 | 老舍《四世同堂》:“这并不是她相信丈夫的能力,而是相信她自己的手眼通天。” |
白旄黄钺 | 《尚书 牧誓》:“王左仗黄钺,右秉白旄以麾。” |
古是今非 | 元·马致远《青衫泪》:“一个待咏月嘲风,一个待飞觞走斝,谈些古是今非,下学上达。” |
骇人听闻 | 宋 朱熹《朱文公文集 答詹师书》:“浙中近年怪论百出,骇人听闻,坏人心术。” |
全无人性 | |
千闻不如一见 | 《陈书 萧摩诃传》:“安都谓摩诃曰:‘卿骁勇有名,千闻不如一见。’” |
巴巴劫劫 | 元 狄君厚《介子推》第四折:“道他巴巴劫劫背着主公,破破碌碌践红尘。” |
天打雷击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65回:“小人若是哄老爷,小人叫天打雷击了。” |
针插不进,水泼不进 | 熊召政《张居正》第一卷第23回:“一切都得看他的眼色行事,外人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 |
幽明异路 | 唐·朱庆余《冥音录》:“幽明异路,人鬼道殊,今者人事相接,亦万代一时。” |
神分志夺 | 《元史·张桢传》:“守京师者能聚不能散,御外侮者能进不能退,纷纷籍籍,神分志夺,国家之事,能不为阁下忧乎?” |
将欲取之,必姑与之 | 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 |
如此而已 |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
无待蓍龟 | 《周易 系辞上》:“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吉凶,成天下之娓娓者,莫大乎蓍龟。” |
洒心更始 | 汉·王符《潜夫论·述赦》:“谋反大逆不道诸犯,不当得赦皆除之,将与士大夫洒心更始。” |
一字长蛇阵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8回:“听的里面雷声高举,四七二十八门,一齐分开,变作一字长蛇之阵,便杀出来。” |
斗鸡走马 | 《汉书·宣帝纪》:“[宣帝]受《诗》于东海澓中翁,高材好学,然亦喜游侠,斗鸡走马。” |
污手垢面 | |
焚符破玺 | 《庄子·外篇·胠箧第十》: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 |
甘心如荠 | 《诗经 邶风 谷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
惟肖惟妙 | |
整旧如新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三回:“行者却将芝草把十三层塔层层扫过……这才是整旧如新,霞光万道,瑞气千条,依然八方共睹,四国同瞻。” |
提剑汗马 | 《周书·宇文贵传》:“男儿当提剑汗马以取公侯,何能如先生为博士也!” |
急拍繁弦 | 唐·李郢《醉送》诗:“江梅冷艳酒清光,急拍繁弦醉画堂。” |
抱表寝绳 | 《文子 下德》:“法阴阳者,承天地之和,德与天地参光,明与日月并照,精神与鬼神齐灵,戴圆履方,抱表寝绳,内能理身,外得人心,发施号令,天下从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