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赴召的成语故事

拼音yù lóu fù zhào
基本解释文人早死的婉词。
出处唐·李商隐《李贺小传》:“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
暂未找到成语玉楼赴召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玉楼赴召)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谈笑风生 | 宋 辛弃疾《念奴娇 赠夏成玉》词:“遐想后日蛾眉,两山横黛,谈笑风生颊。” |
忧喜交集 | |
无济于事 | 清 钱采《说岳全传》:“我岂不知贼兵众盛?就带你们同去,亦无济于事。” |
简而言之 | |
哑子漫尝黄柏味,自家有苦自家知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回:“文姜深闺寂寞,怀念诸儿,病势愈加,却是胸中展转,难以出口。正是‘哑子漫尝黄柏味,自家有苦自家知。’” |
斗升之禄 | 宋·苏轼《上枢密韩太尉书》:“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 |
雀屏中选 | 《旧唐书·高祖窦皇后传》:“乃于门屏画二孔雀,诸公子有求婚者,辄与两箭射之,潜约中目者许之。前后数十辈莫能中。高祖后至,两发各中一目。毅大悦,遂归于我帝。” |
青过于蓝 | 宋 朱熹《答吕季克书》:“其所著书乃如此,若《原说》者,则可谓青过于蓝矣。”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 山谷下》:“东坡盖学徐浩书,山谷盖学沈传师书,皆青过于蓝者。” |
水洩不通 | |
高抬明镜 | 《西京杂记》卷三:“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则倒见。以手扪心而来,则见肠胃五脏,历然无碍。” |
以言举人 | 汉·桓宽《盐铁论·利议》:“[文学]议论称诵,窃商赐之辞;刺讥言治,过管晏之才。心卑卿相,志小万乘。及授之政,昏乱不治。故以言举人,若以毛相马,此其所以多不称举。” |
背惠食言 | 《周书 杨荐传》:“荐至蠕蠕,责其背惠食言,并论结婚之意。” |
泥而不滓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
稠人广座 | 《史记 很其武安侯列传》:“稠人广众,荐宠下辈。 |
足兵足食 | 宋·胡錡《耕禄稿·代田万顷到任谢表》:“秉戈执耒,宜为足兵足食之思;牧马饭牛,盍讲且战且耕之政。” |
水深火热 |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
审时度势 | 明 沈德符《野获编》:“刘欲华试以完大典,俱审时度势,切中事理。” |
瞽言妄举 | 《晋书·挚虞传》:“臣生长筚门,不逮异物,虽有贤才,所未接识,不敢瞽言妄举,无以畴答圣问。” |
抱瓮出灌 | 《庄子·天地》:“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 |
排山压卵 | 《晋书 列女传 杜有道妻严氏》:“何邓执政,必为玄害,亦由排山压卵,以汤沃雪耳,奈何与之为亲?” |
行远自迩 |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
负恩背义 | 《新唐书·列女传·杨庆妻王氏》:“今负恩背义,自为身谋,可若何?” |
仰屋兴叹 | |
疮痍弥目 | 李大钊《大哀篇》:“大乱之后,满地兵燹,疮痍弥目,民生凋敝,亦云极矣。” |
瞋目张胆 | 西汉·司马迁《史记·陈余列传》:“将军瞋目张胆,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