捶骨沥髓的成语故事


捶骨沥髓

拼音chuī gǔ lì suǐ

基本解释同“敲骨吸髓”。喻残酷搜括民财。

出处唐·陆贽《论长吏以增户加税辟田为课绩》:“今或重困疲羸,力求附益,捶骨沥髓,隳家取财,苟媚聚敛之司,以为仕进之路。”


暂未找到成语捶骨沥髓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捶骨沥髓)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尽诚竭节 《魏书》:“尚自少侍从,尽诚竭节,虽云异姓,其犹骨肉,是以入为腹心,出当爪牙。”
长驱直入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07回:“自此,卢俊义等无后顾之忧,兵马长驱直入。”
振振有词 清 梁启超《关税权问题》:“今者外人之以排外相诬者,既振振有词,其乌可更为无谋之举,以授之口实也。”
衰当益壮 唐李白《为赵宣城与杨右相书》:“衰当益壮,结草知归。瞻望恩光,无忘景刻。”
毛手毛脚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76回:“但凡有点毛手毛脚的,小人决不用他。”
鲁鱼亥豕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察传》:“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
心病还从心上医 元·吴昌龄《张天师》:“这的是心病还从心上医。”
男女老幼 南朝 梁 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男女老幼,大临街衢,接响传声。”
滚滚而来 唐·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鞍马之劳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不觉的一阵昏沉上来,皆因老夫年纪高大,鞍马劳困之故。”
二而一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30章:“我回答说:‘这是二而一的事情,并不矛盾。’”
难言兰臭 《周易·系辞》:“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败化伤风 参见“败俗伤化”。
求志达道 语本《论语·季氏》:“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九流宾客 《梁书 萧子显传》:“见九流宾客,不与交言。”
植党自私 鲁迅《坟·文化偏至论》:“借多陵寡,植党自私,于是战斗以兴。”
云奔雨骤 唐·无名氏《庐山远公话》:“须臾之间,见听众云奔雨骤,皆至寺内。”
细雨和风 前蜀·韦庄《登咸阳县楼望雨》诗:“乱云如兽出山前,细雨和风满渭川。”
错过时机 刘知侠《铁道游击队》第27章:“打一下吧!不要错过机会!”
孤独鳏寡 《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四山五岳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3回:“引一千余军马,尽是七长八短汉,四山五岳人。”
神色怡然 《新五代史·死事传·孙晟传》:“晟终不对,神色怡然,正其衣冠南望而拜。”
坐享其功 晋·袁宏《后汉纪·章帝纪下》:“鲜卑奉顺威灵,斩获北单于名王已下万计,中国坐享其功,而百姓不知其劳。汉兴功烈,于斯为盛。”
一枝之栖 《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
五尺童子 《战国策·楚策四》:“不知夫五尺童子,方将调饴胶丝,加之乎四仞之上,而下为蝼蚁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