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群拔类的成语故事

拼音jué qún bá lèi
基本解释绝:越过,越出;类:同类。形容超群出众。
出处明·方孝孺《畸亭记》:“杜子美、李太白,诗人之绝群拔类者也。”
暂未找到成语绝群拔类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绝群拔类)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默默无闻 | 明 李桢《剪灯余话》:“而使之昧昧无闻,安得不饮恨于九泉,抱痛于百世哉?” |
时时刻刻 |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47回:“因此他两个日夜趋奉,时时刻刻赶着凑趣不迭,都想着要从山西发发财。” |
因果报应 | 唐 慧立本《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第七卷:“唯谈玄论道,问因果报应。” |
神工妙力 | 宋·李清臣《钦圣宪肃皇后哀册文》:“譬如娲皇,神工妙力,炼石补天。” |
渺无边际 | 郭沫若《苏联纪行·6月25日》:“向机下展望,一望青黄色的草原,渺无边际。” |
晚生后学 | 《宣和书谱·庾翼》:“庾翼为当日书家名流所推先如此,其自许亦自高,要是,其所得非晚生后学浅浅所能追逐也。” |
金翅擘海 | 宋 严羽《沧浪诗话 诗评》:“李杜数公,如金翅擘海,香象渡河。” |
积金累玉 | 东汉·王充《论衡·命禄篇》:“积金累玉,未必陶朱之智。” |
家给人足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本经训》:“衣食有余,家给人足。” |
二把刀 | 老舍《四世同堂》:“我只会搭棚这点手艺,我的拳脚不过是二把刀。” |
明火执杖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0回:“那借金银人,身贫无计,结成凶党,明火执杖,白日杀上我门。” |
不自满假 | 《书·大禹谟》:“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假,惟汝贤。” |
潜休隐德 | 明·方孝孺《宋氏为善堂记》:“而推荣二代,潜休隐德,见称于圣主,而大白于四方。” |
厉行节约 |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去年十一月中共二中全会更着重地提出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方针以后,几个月来已经开始发生效果。” |
闹中取静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您会云雨闹中取静,我寄音书忙里偷闲。” |
噬指弃薪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周磐传》:“顺少孤,养母,尝出求薪,有客卒至,母望顺不还,乃噬其指,顺即心动,弃薪驰归,跪问其故。” |
诛求无厌 | 《元史 乌古孙泽传》:“湖广平章政事要来木贪纵淫虐,诛求无厌。” |
猛虎离山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75回:“那人使动手中双戟,犹如猛虎离山。” |
地远山险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7回:“愚有片言,望丞相察之,南蛮恃其地远山险,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叛。” |
屡次三番 | 瞿秋白《乱弹 一种云》:“那云为什么这样屡次三番的摧残光明?” |
拾人唾余 | 梁启超《论内地杂居与商务关系》:“事事落人之后,拾人唾余。” |
半文不白 | 鲁迅《关于翻译的通信·来信》:“半文不白,半死不活的语言,对于大众仍旧是不顺的。” |
须眉男子 | 明·周楫《西湖二集·侠女散财殉节》:“丫环之中,尚有全忠全孝顶天立地之人,何况须眉男子。” |
赃盈恶贯 | 宋周密《齐东野 洪君畴》:“甚而台省之胥,赃盈恶贯,以置典宪,亦曰:‘为内侍泄冤也。’” |
画虎刻鹄 | 《东观汉记 马援传》:“与兄子严敦书曰:‘学龙伯高不就,犹为谨饬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效杜季良而不成,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