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断义绝的成语故事

拼音ēn duàn yì jué
基本解释感情破裂。多指夫妻离异。
出处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三折:“咱两个思断义绝,花残月缺,再谁恋锦帐罗帏。”
暂未找到成语思断义绝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思断义绝)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器满将覆 | 明·沈德符《野获编·兵部·仇鸾谈兵之舛》:“不敢具宾主,若兵备则竟隅侍,鸾晏然受之。人谓其器满将覆矣。” |
忿忿不平 | 《禅真逸史》第一回:“此时过往人众,见齐德受亏,俱忿忿不平。” |
不得已而求其次 | 曹靖华《叹往昔,独木桥头徘徊无终期!》:“凡事往往不得已而求其次。‘鸿沟’上没有‘桥梁’,只好‘绕道东京’了。” |
安营下寨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回:“众诸侯亦陆续皆至,各自安营下寨,连接二百余里。” |
七老八小 | 冯志《敌后武工队》第五章:“起开,我又不七老八小的,搀着架着干什么?” |
涣汗大号 | 《易·涣》:“九五,涣汗其大号。”孔颖达疏:“人遇险厄惊怖而劳,则汗从体出,故以汗喻险厄也。九五处尊履正,在号令之中,能行号令以散险厄者也。” |
愁颜不展 | 明·沈采《千金记·省女》:“奈我丈夫每日只是攻文习武,衣食艰苦,颇觉失望,以此愁颜不展。” |
惠风和畅 |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
齿如编贝 |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五二:“齿如编贝汉东方,不学咿嚘况对扬。屋瓦自惊天滓,丹毫圆折露华瀼。” |
无咎无誉 | 东汉 班固《汉书 赵敬肃王刘彭祖传》:“问武始侯昌,曰:‘无咎无誉。’上曰:‘如是可矣。’” |
如蚁附膻 | 先秦 庄周《庄子 徐无鬼》:“蚁慕羊肉,羊肉膻也。” |
头晕目眩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满屋里的东西都是耀眼争光,使人头晕目眩。” |
知其一未睹其二 | 汉·扬雄《长扬斌》:“若客所谓知其一未睹其二,见其外不识其内也。” |
架肩击毂 | 唐·高彦林《唐阙史·卢渥》:“及赴任陕郊,洛城自居守分司朝臣已下,互设祖筵,遮于行路,洛城为之一空。都人观者架肩击毂。” |
一牛鸣 | 唐 王维《与苏卢二员外游方丈寺》诗:“回看双凤阙,相去一牛鸣。” |
骑驴吟灞上 | |
一尘不到 | 唐·唐彦谦《游清凉寺》诗:“一尘不到心源净,万有俱空眼界清。” |
卖狱鬻官 | 《北史·魏咸阳王坦传》:“虽禄厚位尊,贪求滋甚,卖狱鬻官,不知纪极。” |
膺箓受图 | |
一来一往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七回:“行者暗笑道:‘好是耳聋口哑!不要走!看棍!’那怪更不怕,乱舞枪遮拦。在那半空中,一来一往,一上一下,斗到三更时分,未见胜败。” |
断织之诫 | 汉 刘向《列女传 母仪传》:“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学,若吾断斯织也。'” |
莺俦燕侣 | 元 关汉卿《鲁斋郎》第三折:“你自有莺俦燕侣,我从今万事不关心。” |
神术妙法 | 明·无名氏《广成子》第二折:“师父当展神术妙法,可以立国安邦,显耀英豪也。” |
形亲之国 | 西汉·司马迁《史记·张仪传》:“今秦与楚,接境壤界,固形亲之国。” |
戴鸡佩豚 | 《史记·仲弟子列传》:“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