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飞神丧的成语故事


魂飞神丧

拼音hún fēi shén sàng

基本解释同“魂飞魄散”。

出处唐·裴铏《传奇·孙恪》:“恪乃惊惧,若魂飞神丧,良久抚二子一恸。”


暂未找到成语魂飞神丧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魂飞神丧)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傲睨得志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0回:“原来曹操自破马超回,傲睨得志,每日饮宴,无事少出,国政皆在相府商议。”
神鬼莫测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回:“诸将皆拜伏曰:‘丞相机算,神鬼莫测。’”
缘薄分浅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无名氏<点绛唇·相思>》:“想的人心似刀割,肉似锤剜,也是我缘薄分浅,不能勾永久团圆。”
项庄舞剑,志在沛公 清 黄小配《大马扁》第四回:“在康有为之意,志在成名(余成名),如项庄舞剑,志在沛公,今见成名动也不动,已自愧悔。”
株连蔓引 《明史 奸臣传 胡惟庸》:“帝发怒,肃清逆党,词所连及坐诛者三万余人。及为《昭示奸党录》,布告天下,株连蔓引,迄数年未靖云。”
有劳有逸 唐·欧阳詹《鲁山令李胄宴僚吏序》:“歌发其所自和,舞发其所自乐,穷八荒,竭千钟,强发扬,课丝竹,则有劳有逸,岂合欢之意欤!”
先礼后兵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回:“刘备远来救援,先礼后兵,主公当用好言答之,以慢备心,然后进兵攻城,城可破也。”
守身如玉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4回:“孩儿守身如玉,岂肯堕入污泥!”
负乘致寇 典出《易·解》:“六三:负且乘,致寇至,贞吝。《象》曰:‘负且乘,亦可丑也。自我致戎,又谁咎也。’”
分居异爨
百年之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班彪传》:“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
善文能武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楔子:“则为那善文能武人千里。”
熏莸不同器 三国 魏 王肃《孔子家语 致思》:“回闻熏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异类也。”
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半信不信 三国 魏 嵇康《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苟卜筮所以成相,虎可卜而地可择,何为半信而半不信耶?”
千里姻缘一线牵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7回:“自古道:'千里姻缘一线牵'管姻缘的有一位月下老儿,预先注定,暗里只用一根红线,把这两个人的脚绊住。”
十磨九难
眼不识丁 宋·文天祥《不睡》诗:“眼不识丁马前卒,隔床鼾鼻正陶然。”
局天蹐地 《诗经 小雅 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
袭蹈前人
希世之珍 宋 陆游《素心砚铭》:“希世之珍那可得,故人赠我情可极。”
专欲难成 《左传·襄公十年》:“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合二难以安国,危之道也。”
睹著知微 《文选 王粲〈赠文叔良〉诗》:“探情以华,睹著知微。”李善注:“ 《越绝书》:‘子胥曰:圣人见微知著,睹始知己。’”
折矩周规 清·沈涛《交翠轩笔记》卷二:“左珩右佩,折矩周规,绝无名流儇薄之习。”
镞砺括羽 语本《孔子家语·子路初见》:“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