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不旋踵的成语故事

拼音huò bù xuán zhǒng
基本解释旋踵:旋转脚跟,比喻时间极短。祸害不久就将到来。
出处《北齐书 袁聿修传》:“若违忤要势,即恐祸不旋踵,虽以清白自守,犹不免请谒之累。”
暂未找到成语祸不旋踵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祸不旋踵)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坏法乱纪 | 西汉 戴圣《礼记 礼运》:“故天子适诸侯,必舍其祖庙,而不以礼籍入,是谓天子坏法乱纪。” |
薪尽火灭 | 《法华经·序品》:“佛此夜灭度,如薪尽火灭,分布诸舍利,而起无量塔。” |
大打出手 | 许涤新《周总理战斗在重庆》:“国民党反动派发现了这一情况,气急败坏地大打出手,警察、宪兵、便衣、特务,纷纷出动。” |
求知若渴 | |
心悦诚服 |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
料事如神 | 宋 杨万里《提刑徽猷检正王公墓志铭》:“公器识宏深,襟度宽博,议论设施加人数等,料事如神,物无遁情。” |
得君行道 | 朱自清《论不满现状》:“真能得君行道,当然要多多少少改变那自己不满别人也不满的现状。” |
自信不疑 | 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为政之日,自信而不疑。” |
不忘故旧 | 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四折:“多谢大王不忘故旧。” |
治丝而棼 | 语出《左传·隐公四年》:“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 |
拱肩缩背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1回:“只有他穿着几件旧衣裳,越发显的拱肩缩背,好不可怜见的!” |
此风不可长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四十七回:“若到外面说了,人家就要说此风不可长了。” |
漫天大谎 | 鲁迅《南腔北调集 谚语》:“古之秀才,自以为无所不晓,于是有‘秀才不出门,而知天下事’这自负的漫天大谎,小百姓信以为真,也就渐渐的成了谚语,流行开来。” |
从壁上观 | 《史记 项羽本纪》:“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 |
低眉折腰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
作作索索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有鼠作作索索。” |
问长问短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5回:“将人都支出去,然后又陪笑问长问短。” |
生手生脚 | 端木蕻良《鹭鸶湖的忧郁》:“他生手生脚的,心头忐忑的跳着。” |
羸形垢面 | 《南岳弥陀和尚碑》:“羸形垢面,躬负薪莸。” |
语四言三 | 《群音类选 〈分钗记 计诱皮氏〉》:“为何的语四言三,平白地将人讥诮。” |
面壁虚构 |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72章:“这位名震一时的北洋派勇将,完全变成了一个面壁虚构的神话家。” |
雍容华贵 | 曹禺《王昭君》第一幕:“姜夫人雍容华贵地走下,盈盈和戚戚恭恭敬敬地陪送出去。” |
列鼎重裀 |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他他他只将那会谄谀的着列鼎重裀、害忠良的便加官请俸。” |
呼应不灵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回:“起初不过有点呼应不灵;到得后来,渐渐的这个官竟像他二人做的一样。” |
终非池中物 |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周瑜传》:“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