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唇榴齿的成语故事

拼音zhū chún liú chǐ
基本解释榴:石榴。嘴唇红润,牙齿像石榴果实那样整齐。形容貌美丽。
出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第十卷:“两行尽是女人,年方二八,美貌轻盈,星限柳眉,朱唇榴齿,桃脸蝉发。”
暂未找到成语朱唇榴齿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朱唇榴齿)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倒山倾海 | 《后汉书·董卓传》:“及残寇乘之,倒山倾海,昆冈之火,自兹而焚,《版荡》之篇,于焉而极。” |
债多不愁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15回:“但管目前,随他如何进行,总教借款有着,便好偷安旦夕,得过且过,债多不愁。” |
首尾共济 | 《明史·方逢时传》:“两人首尾共济,边境遂安。” |
言归正传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1回:“和尚一看不对头,赶紧言归正传,预备说完了好告辞。” |
泥菩萨落水,自身难保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40卷:“我想江西不沉却好,若沉了时节,正是‘泥菩萨落水,自身难保’,还保得别人?” |
别无出路 | 李晓明《平原枪声》:“王秃子觉得别无出路,这样又能赚钱,就一口答应下来。” |
放空炮 | 浩然《艳阳天》第七章:“你又放空炮,说空话,让那些中农户白白高兴一场。” |
擒贼擒王 | 唐 杜甫《前出塞》诗之六:“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
社燕秋鸿 | |
冰消瓦解 | 晋 成公绥《云赋》:“于是玄风仰散,归云四旋,冰消瓦解,奕奕翩翩。” |
仙凡路隔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9回:“揉着眼睛,细想昨夜又不曾梦见,可是‘仙凡路隔’了。” |
后悔莫及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光武帝纪上》:“反水不收,后悔不及。” |
下不为例 | 明 余继登《曲故纪闻》:“疏闻,英宗谓吏部臣曰:‘此人子之至情,予以移封,后不为例。” |
道路传闻 | 邹韬奋《抗战以来·“来宾”种种》:“道路传闻,尚有假借取缔与指导名义,摧残合法组织,箝制正当言论,拘捕热血青年。” |
神惊鬼怕 | 明·郭勋《英烈传》第21回:“那士信足智多谋,熟于兵法,人号为‘小张飞’,使有一条铁鞭,神惊鬼怕。” |
鹬蚌持争,渔翁得利 | 《战国策·燕策二》记载: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它,嘴被蚌壳夹住,两方面都不相让。渔翁来了,把两个都捉住了。 |
力屈计穷 | 《纪闻·吴保安》:“吾今在厄,力屈计穷。” |
二意三心 | 元 杨梓《豫让吞炭》第四折:“你道顺德者吉,逆天者凶,我怎肯二意三心,背义忘恩,有始无终。” |
讬物连类 | |
恫疑虚喝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苏秦列传》:“秦虽欲深入,则狼顾,恐韩魏之议其后也。是故洞疑虚喝,骄矜而不敢进。” |
簠簋不饬 | 《汉书·贾谊传》:“古者大臣有坐不廉而废者,不谓不廉,曰:‘簠簋不饬’。” |
衣锦夜游 | 《北史 鹿悆传》:“且衣锦夜游,有识不许。” |
身无立锥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1回:“今日身无立锥,诚恐有误诸君。” |
虚惊一场 | 王朔《痴人》:“我坚信我会被稠密的气流托住,托不住也会在坠落过程中倏地醒来,在床上虚惊一场。” |
身名两泰 | 南朝·陈·周弘让《与徐陵书荐方圆》:“吾荷朝思,得安丘壑,身名两泰,夫复奚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