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廉洁的成语故事

拼音gōng zhèng lián jié
基本解释指廉洁奉公,不循私情。
出处清 昭槤《啸亭杂录 金元史》:“劾其贪酷诸款,而后又言其公正廉洁、惜名器、重士节诸语。”
暂未找到成语公正廉洁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公正廉洁)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妖魔鬼怪 | 元 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一折:“我家东人好傻也,安知他不是个妖魔鬼怪,信着他跟将去了。” |
听其自便 | 清·薛福成《请豁除旧禁招徕华民疏》:“中国出洋之民数百万,粤人以佣工为较多,其俗里虽贱视之,尚能听其自便,衣食之外,颇积余财。” |
壮志未酬 | 唐 李频《春日思归》:“壮志未酬三尺剑,故乡空隔万重山。” |
迷涂知反 | |
可望不可即 | 元 萨都刺《偕杨善卿等游法云寺》:“凤台锦袍人,可望不可即。” |
昨非今是 | 宋·郭应祥《临江仙·丙寅生日自作》词:“老子开年年五十,依前恁地痴顽。昨非今是有无间。” |
弄神弄鬼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5回:“如今乐了十年,不知怎么弄神弄鬼,求了主子,又选出来了。” |
连朝接夕 | 唐·白居易《与元九书》:“劳心灵,役声气,连朝接夕,不自知其苦,非魔而何?” |
所向克捷 | 清·魏源《圣武记》第七卷:“号令严明,所向克捷。” |
苟且偷安 | 宋 苏轼《策略三》:“天下独患柔弱而不振,怠惰而不肃,苟且偷安而不知长久之计。” |
法灸神针 | 元·王实甫《本厢记》第三本第四折:“虽不会法灸神针,更胜似救苦难观世音。” |
老奸巨滑 |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虽老奸巨滑,无能逃于其术者。” |
贫困潦倒 | |
送往事居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九年》:“送往事居,耦俱无猜,贞也。” |
蹄闲三寻 | |
燕跃鹄踊 |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古冶子]左手持鼋头,右手挟左骖,燕跃鹄踊而出。仰天大呼,水为逆流三百步。” |
以人废言 | 《论语·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
玉除彤庭 | 汉·班固《西都赋》:“玉除彤庭,碝戚彩致。” |
投鼠之忌 | 明·沈德符《野获编·宫闱·今上家法》:“闻上初见弹台疏,圣意不择,特以贵妃故,有投鼠之忌。” |
刮骨抽筋 | 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二篇四:“清室二百七十余年间的统治在官场中已经凝集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贪婪恶习。一般的官府均以贪赃枉法为能,在上的鬻爵收贿,在下的刮骨抽筋。‘官官相卫’,让你受苦的民间硬是呼天无路,吁地无门。” |
半间不界 |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34卷:“‘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泛说若是谦辞。然圣人之为人,自有不可及处,直要做到底,不做个半间不界底人。” |
神怒民怨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8回:“师旷退,谓羊舌肸曰:‘神怒民怨,君不久矣!’” |
入室升堂 | 《孔子家语·弟子行》:“吾闻孔子之施教也,先之以《诗》《书》,而道之以孝悌,说之以仁义,观之以礼乐,然后成之以文德。盖入室升堂者七十余人,其孰为贤?” |
庚癸频呼 | 《左传·哀公十三年》记载:春秋时吴王夫差与晋、鲁等国会盟,吴大夫申叔仪向鲁大夫公孙有山氏乞粮。回答说:“梁则无矣,粗粮有之,若登首山以呼,曰:‘庚癸乎!’则诺。” |
温良忍让 | 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斯人寂寞》:“一向温良忍让的母亲,愤愤地说:‘受苦的日子过去了,我们也没有什么使用价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