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犹火也,不戢自焚的成语故事

拼音bīng yóu huǒ yě,bù jí zì fén
基本解释戢:停;焚:烧。战争就像玩火,不在适当的情况下停止就会烧死自己。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四年》:“夫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
暂未找到成语兵犹火也,不戢自焚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兵犹火也,不戢自焚)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学而优则仕 | 《论语·子张》:“子夏日:‘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
词穷理屈 | 宋 苏轼《论河北京东盗贼状》:“切详按问,自言皆是;词穷理屈,势必不免。” |
澹泊明志,宁静致远 | 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是故非澹漠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智者千虑,或有一失 | 《旧唐书 宇文融传》:“臣闻智者千虑,或有一失;愚夫千计,亦有一得。” |
敬而远之 | 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
生死攸关 | 《龙虎风云记》:“这是千百名难友生死攸关的大事体啊!” |
又弱一个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三年》:“二惠竞爽犹可,又弱一个焉,姜其危哉!” |
不打不成相识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38回:“你两个今番却做个至交的弟兄。常言道:‘不打不成相识。’” |
疏忽职守 | |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 《武王伐纣平话》下卷:“姜尚因命守时,直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负命者上钩来!’” |
广土众民 |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 |
水火相济,盐梅相成 | 《旧唐书·忠义传·王义方》:“本欲水火相济,盐梅相成,然后庶绩咸熙,风雨交泰。” |
措颜无地 | 明·陈汝元《金莲记·释愤》:“逐臣吹毛洗垢,自知积罪如山;学士排难解纷,反使措颜无地。” |
旖旎风光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一霎时局已到齐,真正是翠绕珠围,金迷纸醉,说不尽温柔景象,旖旎风光。” |
日陵月替 | 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徵曰:‘观自古帝王,在于忧危之间,则任贤受谏。及至安乐,必怀宽怠,言事者惟令兢惧,日陵月替,以至危亡。’” |
捉衿露肘 | 明·焦竑《焦氏笔乘·募疏》:“伏以捉衿露肘,谁怜子夏之贫。” |
比翼齐飞 | 晋 陆机《拟西北有高楼》:“不怨伫立久,但愿歌者欢;思驾归鸿羽,比翼双飞翰。” |
纨绮子弟 | 清·戴名世《汪河发墓志铭》:“然人无贤愚,皆向往河发,纨绮子弟或请纳交附河发为重。” |
没情没绪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八卷:“崔宁到家中,没情没绪,走进房中,只见浑家坐在床上。” |
列鼎重裀 |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他他他只将那会谄谀的着列鼎重裀、害忠良的便加官请俸。” |
缩衣啬食 | 清 梅曾亮《崔恭人墓志铭》:“母缩衣啬食,区画综理,未尝使大人忧。” |
吉网罗钳 | 唐天宝初,李林甫为相,任酷吏吉温、罗希奭为御史。吉罗承李旨意,诬陷异己,制造冤狱,时称“罗钳吉网”。事见《旧唐书·酷吏传下·罗希奭》。 |
各不相下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5回:“与申大善士一帮旗鼓相当,彼此各不相下。” |
刬草除根 | 语出《左传 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蕰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 明 陶宗仪《辍耕录连枝秀》:“半世连枝带叶,算从前,历尽虚花,一朝刬草除根,到此际方成结果。” |
铁板不易 |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九十五回:“所谓‘臧谷亡羊’,其亡必多。这是铁板不易的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