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坚石穿的成语故事

拼音xīn jiān shí chuān
基本解释意志坚决,能将石头穿透。比喻只要意志坚定,事情就能成功。
出处宋 陆九渊《语录》:“俗谚云:‘心坚石穿’。即是一个人,如何不打叠教灵利。”
心坚石穿的典故
传说从前有一个从小就爱好道术的傅先生,到焦山石室中的第7年,太上老君去拜访他并送他一个木钻,让他钻穿厚5尺的石盘就可得道。他日夜钻磨,终于用了47年才钻穿石盘,得到神丹得道升天,被玉帝封为南岳真人。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心坚石穿)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草庐三顾 | 三国 蜀 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恼羞成怒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六回:“那抚台见是如此,知道王协台有心瞧他不起,一时恼羞成怒。” |
大摇大摆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回:“次日早晨,大摇大摆出堂,将回子发落了。” |
牛毛细雨 | 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第五卷:“牛毛细雨送斜阳。” |
不倒翁 | 钱钟书《围城》:“可是失望、遭欺骗的情欲,被损伤的骄傲,都不肯平伏,像不倒翁,捺下去又竖起来,反而摇摆得利害。” |
乐乐醄醄 | 明·无名氏《浣花溪》第四折:“锡天厨美酒嘉肴,众位公卿乐乐醄醄。” |
兵强则灭 | 《列子 黄帝》:“老聃曰:‘兵强则灭,木强则折。’”按今本《老子》作“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 |
拥孺人,抱稚子 | |
未定之天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回:“莫若此时趁事在成败未定之天,自己先留个地步。” |
花晨月夕 | 清 汪汝谦《画舫约》:“花晨月夕,如乘彩云而登碧落。” |
救民水火 |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 |
普济众生 | 唐·法琳《辨正论》:“妻曰:‘我本佛家女,为我做佛事。’应即往精舍中,见竺昙镜,镜曰:‘普济众生,但君当一心受持耳。” |
騃女痴男 | 宋 徐铉《新月赋》:“乃有騃女痴男,朱颜稚齿,欣春物之骀荡,登春台之靡辷。” |
被褐怀玉 | 先秦 李耳《老子》第70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河上公注:“被褐者,薄外;怀玉者,厚内。匿宝藏怀,不以示人也。” |
真脏实犯 | |
壶浆箪食 | 宋·苏轼《新渠诗》序:“予方为旅人,不得亲执壶浆箪食,以与侯劝逆四方之来者。” |
移风改俗 | 《宋书 乐志一》:“移风改俗,致和乐之极。” |
迁乔之望 | 晋·桓温《荐谯元彦表》:“中华有顾瞻之哀,幽谷无迁乔之望。” |
发擿奸伏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法雄传》:“善政事,好发擿奸伏,盗贼稀发,吏人畏爱之。” |
唾手可待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6回:“可乘此机会,就好取幽州。若得了幽州,辽国之亡,唾手可待。” |
呼牛也可,呼马也可 | 战国·宋·庄周《庄子·天道》:“昔者子呼我牛也,而谓之牛;呼我马也,而谓之马。” |
神州赤县 | 战国时齐人邹衍称华夏之地为“赤县神州”。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
片言居要 | 晋·陆机《文赋》:“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
秦晋之匹 | 《晋诸公赞》:“妻父有冰清之姿,婿有璧润之望,所谓秦晋之匹也。” |
图身忘国 | 唐·白居易《有木诗序》:“余读汉书列传,见佞顺媕婀,图身忘国,如张禹辈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