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答十的成语故事


问一答十

拼音wèn yī dá shí

基本解释形容所知甚多或口齿伶俐。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5回:“太尉此去,下官手下有个虞侯,能言快语,问一答十,好与太尉提拔事情。”


暂未找到成语问一答十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问一答十)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海枯石烂 金 元好问《西楼曲》:“海枯石烂两鸳鸯,只合双飞便双死。”
形如槁木 战国·宋·庄周《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勇往直前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从俱摩拳擦掌,个个勇往直前。”
覆水难收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何进传》:“国家之事,亦何容易!覆水不可收。宜深思之。”
墙头草 冯志《敌后武工队》第23章:“一个人为国家要宁折不弯,别做墙头草。”
跳在黄河洗不清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二回:“我何玉凤这个心迹,大约说破了嘴也没人信,跳在黄河也洗不清,可就完了我何玉凤的身分了!”
攫金不见人 《列子 说符》:“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
平原十日饮 西汉·司马迁《史记·范雎传》:“寡人闻君之高义,愿与君为布衣之友,君幸过寡人,寡人愿与为十日饮。”
白山黑水 《金史 世纪序》:“生女直地有混同江、长白山,混同江亦号黑龙江,所谓‘白山黑水’是也。”
私仇不及公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哀公五年》:“私仇不及公,好不废过,恶不去善,义之经也。”
食不念饱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今虽已老,而复‘戒之在得’,故日夜惕厉,思自降损。居不求安,食不念饱。”
啸傲林泉 晋·陶潜《饮酒》诗:“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北史·韦敻传》:“所居之宅,枕带林泉。”
奇珍异玩 清 禇人获《隋唐演义》第二十七回:“边远地方,无不来进贡奇珍异玩,名马美姬,尽将来进献。”
疾雷不及掩耳 《六韬 军势》:“善者从而不择,巧者一决而不犹豫,故疾雷不及掩耳,卒电不及瞬目。”
麦穗两歧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张堪传》:“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穗两岐。张君为政,乐不可支。’”
千金用兵,百金求间
弃甲丢盔 《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弄性尚气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这薛公子的混名,人称他‘呆霸王’,最是天下第一个弄性尚气的人,而且使钱如土。”
浑身解数 明 吴承恩《西游记》:“浑身解数如花锦,双手腾那似辘轳。”
醉生梦死 宋 朱熹《小学》卷五引程灏曰:“虽高才明智,胶于见闻,醉生梦死,不自觉也。”
三反四覆 清·蒋士铨《空谷香·杀舱》:“阿呀!这厮三反四覆,可恼,可恼。”
破家危国 三国·魏·钟会《母夫人张氏传》:“嫡庶相害,破家危国,古今以为鉴诚。”
工于心计 钱钟书《围城》:“她刚才就劝我母亲快买外汇,我看女人全工于心计的。”
从长商议 《水浒传》第六八回:“[苏定]也道:‘梁山泊吴用那厮,诡计多谋,不可轻敌,只宜退守;待救兵到来,从长商议。’”
圣神文武 《书 大禹谟》:“帝德广运,乃圣乃神,乃武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