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安高卧的成语故事


袁安高卧

拼音yuán ān gāo wò

基本解释汉时袁安未达时,洛阳大雪,人多出乞食,安独僵卧不起,洛阳令按行至安门,见而贤之,举为孝廉,除阴平长、任城令。见《后汉书·袁安传》唐李贤注引《汝南先贤传》。后因以“袁安高卧”为典,指身处困穷但仍坚守节操的行为。

出处《后汉书·袁安传》唐·李贤注引《汝南先贤传》载:汉时袁安未达时,洛阳大雪,人多出乞食,安独僵卧不起,洛阳令按行至安门,见而贤之,举为孝廉,除阴平长、任城令。


袁安高卧的典故

汉朝时期,袁安还没有发达时,那年洛阳下起了鹅毛大雪,很多人外出乞食,唯独袁安僵卧在家里不起,洛阳县令按户巡查至袁安家门,见他十分贤能,就举他为孝廉,后来袁安相继担任阴平长官,任城县令。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袁安高卧)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雨零星散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九回:“[张清、王英]杀散左哨军兵,如摧枯拉朽的直冲进来,杀得贼兵四分五裂,七断八续,雨零星散,乱窜奔逃。”
肝胆欲碎
神不知鬼不觉 元 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二折:“这烦恼神不知鬼不觉,天来高地来厚。”
跃然纸上 清 薛雪《一瓢诗话》:“如此体会,则诗神诗旨,跃然纸上。”
闭合自责 《汉书何并传》:“诩(严诩)本以孝行为官,谓掾史为师友,有过辄闭合自责,终不大言。”
计较锱铢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近世嫁娶,遂有卖女纳财,买妇输绢,比量父祖,计较锱铢,责多还少,市井无异。”
舂容大雅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槐西杂志四》:“宋末文格猥琐,元末文格纤秾,故宋景濂诸公,力追韩欧,救以舂容大雅。”
复旧如初 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三折:“巴的到祖贯乡闾,我只道认着了伯娘伯父,便欢然复旧如初。”
从中渔利 清·许奉恩《里乘》第四卷:“说其改醮,已则从中渔利,藉以餬口。”
倒箧倾囊 清 嬴宗季女《六月霜 典钗》:“索将他倒箧倾囊,付质求沽尽易钱。”
舒舒服服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9回:“家里唱动戏,我又不得舒舒服服的看。”
三拳不敌四手 马烽《吕梁英雄传》第29回:“人家人多势众,有洋枪洋炮,就凭你们这几个民兵还能顶住?三拳敌不过四手呀!”
心满意得 茅盾《子夜》六:“在这些心满意得的人们面前,他真感得无地自容。”
大雨如注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偶然风狂浪涌,大雨如注,舟楫不能前进,泊于山崖之下。
露胆披诚 《梁书·王僧孺传》:“露胆披诚,何能以酬屡顾。”
雷动风行 宋·陈亮《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雷动风行,天下方如草之偃。”
才广妨身 元·周文质《斗鹌鹑·自悟》套曲:“看了些英雄休争闲气,为功名将命亏……常言道才广妨身,官高害已。”
愁海无涯 唐·孟郊《招文士饮》:“醒时不可过,愁海浩无涯。”
迈四方步
郑卫之声 汉·刘向《新序·杂事》:“寡人今日听郑卫之声,呕吟感伤,扬激楚之遗风。”
杳无音耗 宋·无名氏《异闻总录》第一卷:“汝投于海,杳无音耗……何得在此?”
排兵布阵 元·无名氏《衣锦还乡》第一折:“执锐披坚领大兵,排兵布阵任非轻。”
改玉改行 《国语·周语中》:“晋文公既定襄王于郏,王劳之以地,辞,请隧焉。王不许,曰:‘……先民有言曰:“改玉改行。”’”
彰明较著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伯夷列传》:“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
尽心图报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因向蒙教诲之恩,未经酬报,遇此机会,岂有不尽心图报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