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僇力的成语故事


同心僇力

拼音tóng xīn lù lì

基本解释见“同心戮力”。

出处《明史·王直传》:“陛下宵衣旰食,征天下兵,与群臣兆姓同心僇力,期灭此朝食,以雪不共戴天之耻。”


暂未找到成语同心僇力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同心僇力)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师严道尊 《荀子·致士》:“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河伯为患
夺眶而出 茅盾《子夜》六:“两粒大泪珠终于夺眶而出,掉在他的手上。”
救寒莫如重裘 汉 徐幹《中论 虚道》:“语称:‘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修身,疗暑莫如亲冰。’信矣哉!”
敬而远之 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伐善攘羭 唐·李商隐《为荥阳公桂州谢上表》:“敢伐善以攘羭。”
扼腕兴嗟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01回:“于是吏民俱困,都累得扼腕兴嗟,愁眉百结了。”
荼毒生灵 宋 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下 德祐表诏》:“庶免大军前去,荼毒生灵。”
大才槃槃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下》刘孝标注引《续晋阳秋》:“大才槃槃谢家安。”
功垂竹帛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情欲》:“故使庄王功迹著乎竹帛,传乎后世。”
火然泉达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曙后星孤 唐·孟棨《本事计·征咎》:“崔曙进士作《明堂火珠诗试帖》曰:‘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当时以为警句。及来年,曙卒,唯一女名星星。人始悟其自谶也。”
志大量小 宋·苏轼《贾谊论》:“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断发纹身 冯至《伍子胥》九:“在吴越的边境上还有许多野人,他们是断发纹身的。”
不当人子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多谢厚情,只是无功受禄,不当人子,老汉转来,定当奉酬。”
臼灶生蛙 《战国策·越策一》:“今城不没者三板,臼灶生蛙,人马相食。”
身后萧条 曾朴《孽海花》第13回:“后来长卿死了,不但身后萧条,还有一笔大亏空,这报销就是直蜚替他办的。”
狗马之心 东汉·班固《汉书·汲黯传》:“臣常有狗马之心。”
纵目远望 唐·杜甫《登充州城楼》诗:“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洗耳拱听 元·宫天挺《范张鸡黍》第一折:“哥哥才学,与在下不同,有什么名人名书,前皇后代,哥哥讲说些儿,小官洗耳拱听。”
东闯西走 清 吴璿《飞龙全传》第二回:“都是你这老不贤,养这祸根,终日纵他性子,任他东闯西走,惹祸招非,如今弄出事来了。”
余食赘行 《老子》:“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
独有千古 清 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七:“唐之李义山(李商隐)、宋之黄涪翁(黄庭坚),皆杜法也。先生撮在此一首中,真得其精微矣。方翁(陆游)、道园(虞集)皆未尝有此等议论,即使不读遗山诗集,已自可以独有千古矣。”
神摇目眩 清·陆次云《费宫人传》:“每升御坐,辄神摇目眩,见白衣人长数丈者在前立。”
抱表寝绳 《文子 下德》:“法阴阳者,承天地之和,德与天地参光,明与日月并照,精神与鬼神齐灵,戴圆履方,抱表寝绳,内能理身,外得人心,发施号令,天下从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