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半功百的成语故事

拼音shì bàn gōng bǎi
基本解释同“事半功倍”。
出处清·魏源《道光丙戎海运记》:“因利乘便,事半功百,而元代所未有也。”
暂未找到成语事半功百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事半功百)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有约在先 | 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一折:“老夫人,这事本已有约在先,况兼孩儿又执意定要嫁她,也是他的缘分了。” |
今来古往 | 唐·崔珏《道林寺》诗:“今来古往人满地,劳生未了归丘墟。” |
将夺固与 | 先秦 李耳《老子》:“将欲夺之,必固予之。” |
罪该万死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回:“娘娘道此怪物,不可容留,随命侍者领去,弃之沟渎。婢子罪该万死。” |
无出其右 | 东汉 班固《汉书 高帝纪下》:“贤赵臣田叔、孟舒等十人,召见与语,汉廷臣无能出其右者。” |
动静有常 | 《周易·系辞上》:“动静有常,刚柔断矣。” |
博闻强记 | 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八卷:“人众兵强而守之以畏者胜,聪明睿智而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而守之以浅者不隘。” |
面如冠玉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陈丞相世家》:“绛侯、灌婴等咸谗陈平曰:‘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 |
无价之宝 | 元 王实甫《丽春堂》:“我这珠衣是无价之宝哩。” |
虎踞龙蟠 | 宋 辛弃疾《念奴娇 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词:“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 |
蒸沙成饭 | 《楞严经》第六卷:“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 |
圣人忘情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
冷锅里爆豆 | 林斤澜《满城飞花》:“沉默了仿佛一个黑夜,冷锅里爆豆般说道:‘我不上学了。’” |
群鸿戏海 | 唐·张彦远《法书要录》:“王羲之书如群鸿戏海。” |
羞面见人 | 《南齐书·刘祥传》:“司徒禇渊入朝,以腰扇鄣日。祥从侧过,曰:‘作如此举止,羞面见人,扇鄣何益?’” |
安于故俗,溺于旧闻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商君列传》:“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 |
故宫禾黍 | 《诗经 王风 黍离序》:“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 |
自负不凡 | 宋 赵令畤《侯鲭录》卷四:“曾子固曰:‘王平甫熙宁癸丑岁直宿崇文院……梦觉时禁中已鸣钟,平甫颇自负不凡,为诗记之。’” |
山遥水远 | 宋·杨无咎《玉抱肚》词:“见也浑闲,堪嗟处、山遥水远,音书也无个。” 元·高明《琵琶记·南浦嘱别》:“[生]娘子,莫不是虑着山遥水远么?[旦]奴不虑山遥水远。” |
降心下气 | 清·陈天华《警世钟》:“降心下气,和那平民党维新党,同心同德,不分畛域,共图抵制外国,一切大祸可免。” |
窃据要津 | 毛泽东《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若夫暗藏之汪精卫则招摇过市,窃据要津;匿影藏形,深入社会。” |
全功尽弃 | 《战国策 西周策》:“公之功甚多,今公又以秦兵出塞,过两周,践韩,而以攻梁,一攻而不得,前功尽灭。” |
千载独步 | 唐·李阳冰《<草堂集>序》:“自三代已来,《风》《骚》之后,驱驰屈宋,鞭挞扬马,千载独步,惟公一人。” |
怒从心上起 | 《五代史平话·梁》:“朱温未听得万事俱休,才听得后,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 |
破国亡家 | 唐 汪遵《咏酒二首》诗:“后人不识前贤意,破国亡家事甚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