羹藜唅糗的成语故事


羹藜唅糗

拼音gēng lí hán qiǔ

基本解释藜,野菜;唅,食也。泛指饮食粗劣。亦作“羹藜含糗”。

出处《文选 王褒〈圣主得贤臣颂〉》:“羹藜唅糗者,不足与论太牢之滋味。”


暂未找到成语羹藜唅糗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羹藜唅糗)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催人泪下 凌力《少年天子》第八章:“实在是万岁爷的祭文催人泪下,奴才们实在忍不住了……”
不登大雅 见“不登大雅之堂”。
酣畅淋漓 宋 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 释秘演诗集序》:“则往从布衣野花,酣嬉淋漓,颠倒而不厌。”
九牛拉不转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回:“旁人只说是慢慢的劝着就劝转来了,那知他早打了个九牛拉不转的主意,一言抄百总,任是谁说,算是去定了。”
鼻肿眼青 清 蒲松龄《寒森曲》第五回:“一伙人疾忙扶起,只见他鼻肿眼青。”
思患预防 《易·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伸钩索铁 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帝桀淫虐有才,力能伸钩索铁,手搏熊虎。”
一传十,十传百 宋 陶彀《清异录 丧葬义疾》:“一传十,十传百,展转无穷,故号义疾。”
鸡肠狗肚 《天雨花》第二回:“据你这淫妇的鸡肠狗肚,容不得人,把儿媳都逼了出门。”
狗猪不食其余 东汉 班固《汉书 元后传》:“受人孤寄,乘便利时,夺取其国,不复顾恩义。人如此者,狗猪不食其余。”
睹微知著 《三国志·吕布臧洪传》:“仆中不敏,又素不能原始见终,睹微知著,窃度主人之心。,岂谓三子宜死,罚当刑中哉。?”
埋轮破柱 唐 元稹《裴注侍御史制》:“季代而还,埋轮破柱之徒,绝不复出,朕甚异焉。”
各不相让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23章:“于是两方明争暗斗,各不相让,一天利(历)害一天。”
隋珠弹雀 《庄子·让王》:“今且有人于此,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
三生有幸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今能一见,是小生三生有幸矣。”
四不拗六 明 杨慎《鲁之郊禘辨》:“古语云‘三占从二’,今谚云‘四不拗六’,言贵从众也。”
兔走鹘落 明·宋濂《佛光普照大师塔铭》:“行宣政院命长明之瑞云山清凉寺,学徒奔凑,机锋相加,如兔走鹘落,瞬目辄失。”
老熊当道 清·钱谦益《元日杂题长句八首》之五:“老熊当道踞津门,一旅师如万骑屯。”
趑趄不前 《梁书 武帝纪》:“距义阳百余里,众以魏军盛,趑趄莫敢前。”
中原逐鹿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发凡起例 晋·杜预《春秋左传序》:“其发凡以言例,皆经国之常制。”
居心莫测 郑振铎《桂公塘》:“几个色目人乘机进谗,说是中国人居心莫测,该好好地防备着。”
片言一字 唐 李邕《兖州曲阜县孔子庙碑》:“片言一字,劝善惩恶,诱进后人,启明先觉。”
居敬穷理 春秋·鲁·孔丘《论语·雍也》:“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周易·说卦》:“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饱飨老拳 《歧路灯》第六七回:“[杜氏]怒将起来,几乎要打,这张类村只得学刘寄如饱飨老拳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