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精求治的成语故事

拼音lì jīng qiú zhì
基本解释厉:振作,振奋;治:治理国家。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
出处《新唐书·魏知古等传赞》:“观玄宗开元时,厉精求治,元老魁旧,动所尊悼。”
暂未找到成语厉精求治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厉精求治)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 | 清·张岱《岱志》:“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未到泰山者,泰山壁立千丈,不藉寸土,栉沐甚净。” |
难舍难分 | 老舍《老张的哲学》:“这样难舍难分的洒泪而别。” |
一心一意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杜恕传》:“免为庶人,徙章武郡,是岁嘉平元年。”裴松之注引《杜氏新书》:“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 |
倒屣迎宾 | 唐·杨炯《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金友玉昆,良田广宅,而能吐食下士,倒屣迎宾。” |
斗筲小人 | 《剪灯余话·秋夕访琵琶亭记》:“委任臣僚,非才者众,如陈平章、姚平章,皆斗筲小人,而使之秉钧轴,握兵符。” |
通天彻地 | 元·石君宝《李亚仙花酒曲江池》第二折:“总饶你便通天彻地的郎君,也不够三朝五日遭瘟。” |
左右图史 | 《新唐书 杨绾传》:“[绾]性沉靖,独处一室,左右图史,凝尘满席,澹如也。” |
不慌不忙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5卷:“只见翠翘不慌不忙地答道。” |
沾亲带友 | 元·高文秀《黑旋风》第四折:“因此上装一个送饭的沾亲带友,那一个管牢的便不乱扯胡揪。” |
酒食征逐 | 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 |
好汉不吃眼前亏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7回:“好汉不吃眼前亏,且让他一步,再作道理。” |
偷梁换柱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7回:“偏偏凤姐想出一条偷梁换柱之计,自己也不过潇湘馆来。” |
挨肩搭背 | 《官场维新记》第九回:“小玉凤见是警察局的大人到了,连忙抛了各客,溜进房间里来,与袁伯珍挨肩搭背的坐在一块儿。” |
独擅胜场 | 曾朴《孽海花》第25回:“金石书画,固是他平生嗜好,也是他的独擅胜场。” |
飞蛾赴焰 | 《旧唐书·僖宗纪》:“既知四隅断绝,百计奔冲,如穷鸟触笼,似飞蛾赴焰。” |
雨卧风餐 | 唐 杜甫《舟中》诗:“风餐江柳下,雨卧驿楼边。” |
远行无急步 | 《后西游记》第十回:“远行无急步。此去灵山,路程遥远,老师忙也不在一时。” |
贫嘴恶舌 | 老舍《骆驼祥子》:“他天生来的不愿多说话,所以也不愿学着城里人的贫嘴恶舌。” |
百身莫赎 | 唐 白居易《祭崔相公文》:“丘园未归,馆舍先捐。百身莫赎,一梦不还。” |
含笑九原 | 宋·王十朋《王忠文公集·黄府君挽词四首》:“齿发如公自古稀,定应含笑九原归。” |
无瑕白玉 | 清·孔尚任《桃花扇·奇扇》:“得保住这无瑕白玉身,免不得揉碎如花貌。” |
引绳排根 | 东汉 班固《汉书 灌夫传》:“亦欲倚夫引绳排根生平慕之后弃者。” |
自律甚严 | 《金史·杨云翼传》:“自律甚严,其待人则宽。” |
悬兵束马 |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涪水》:“邓艾自阴平、景谷步道,悬兵束马,入蜀径江油、广汉者也。” |
不追既往 | 清 林则徐《谕各国商人呈缴烟土稿》:“闻该夷平日重一信字,果如本大臣所谕,已来者尽数呈缴,未来者断绝不来,是能悔罪畏刑,尚可不追既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