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而学之的成语故事


困而学之

拼音kùn ér xué zhī

基本解释困:困惑。遇到困惑的时候就学习。

出处《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困而学之的典故

春秋时期,孔子在鲁国政坛受排挤后,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经历卫、郑、陈、晋等地碰壁后,在蔡国闲居,孔子教育弟子:做君子要坚持学习,困而学之就会成为圣贤,困而不学那就没希望了。重新振奋弟子们的士气。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困而学之)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拔毛连茹
驴唇不对马嘴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19卷:“驴唇马嘴夸我解问,十转五绕你从朝。”
粟红贯朽 东汉 班固《汉书 贾捐之传》:“太仓之粟,红腐而不可食;都内之钱,贯朽而不可校。”
千山万水 唐 宋之问《至端州驿见杜审言沈佺期题壁慨然成咏》诗:“岂意南中歧路多,千山万水分乡县。”
闳意眇指 《汉书·扬雄传下》:“今吾子乃抗辞幽说,闳意眇指,独驰骋于有亡之际,而陶治大炉,旁薄群生,历览者兹年矣,而殊不寤。”
一无是处 宋 欧阳修《与王懿敏公》:“事与心违,无一是处,未知何日遂得释然。”
闲邪存诚 《周易·乾》:“闲存其诚。”孔颖达疏:“闲邪存其诚者,言防闲邪恶,当自存其诚实也。”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鲁迅《立此存照》:“倘有不识时务者问:‘如果那时并不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而且汉人也配享太庙……则将如何?’我觉得颇费唇舌。”
临渴穿井 《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高不凑,低不就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高不凑,低不就,打从帮闲的,处馆的两项人见了他,也就做鬼脸,把‘倒运’两字笑他,不在话下。”
窃窃私议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一干人正在那里窃窃私议。”
熊罴叶梦 《诗经·小雅·斯干》:“维熊维罴,男子之祥。”
乐而不荒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其余皆数世之主也。子展其后亡者也,在上不忘降。印氏其次也,乐而不荒。”又《襄公二十九年》:“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用而不匮,广而不宜。”杜预注:“节之以礼。”
秀才人情纸半张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量着穷秀才人情只是纸半张。”
莫知所为 《晋书·王廙传》:“是时温将废海西公,百僚震栗,温亦色动,莫知所为。”
春去夏来
卵石不敌 汉 焦延寿《易林》卷十三:“卵与石斗,麋碎无疑;动而有悔,出不得时。”
虎穴龙潭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70回:“抵住孔宣的刀。二将又战在虎穴龙潭之中。”
罪疑从轻 东汉·班固《汉书·于定国传》:“其决疑平法,务在哀鳏寡,罪疑从轻,加审慎之心。”
垂帘听决 清·薛福成《庸庵笔记·史料一·咸丰季年三奸伏诛》:“皇上冲龄,未能亲政,天步方艰,军国事重,暂请皇太后垂帘听决。”
阴疑阳战 《周易 坤》:“阴疑于阳必战。”
锻炼周内 东汉《班固·路温舒传》:“上奏畏却,则锻炼而周内之。”
病势尪羸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此正如病势尪羸已极之时也。”
握素怀铅 《北史·儒林传序》:“握素怀铅,重席解颐之士,间出于朝廷。”
凤翥鹏翔 清·陆陇其《与李枚吉婿书》:“吾婿英年有志,前程远大,苟发愤力学,将来凤翥鹏翔,何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