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伊人的成语故事

拼音jiān jiā yī rén
基本解释蒹葭:初生的芦苇。伊人:那个人。指一心寻求思恋而不曾会面的人。
出处《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暂未找到成语蒹葭伊人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蒹葭伊人)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逴俗绝物 | 清·周亮工《书影》第五卷:“吾无务为逴俗绝物之行,而天下已不能不群然趋向。” |
英雄所见略同 | 晋 虞溥《江表传》:“天下智谋之士所见略同耳。” |
德音莫违 | 《诗经·邶风·谷风》:“德音莫为,及尔同死。” |
同是天涯沦落人 | 唐·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
散灰扃户 | 《旧唐书·李益传》:“然少有痴病,而多猜忌,防闲妻妾,过为苛酷,而有散灰扃户之谭闻于时。故时谓妒痴为‘李益疾’。” |
讲经说法 | 《西游记·南游记》第一回:“到今日来,灵山兴旺,今十大弟子,讲经说法。” |
眼穿心死 | 唐 杜甫《喜达行在所三首》诗:“西忆岐阳信,无人遂却回。眼穿当落日,心死着寒灰。” |
十十五五 | 《乐府诗集·艳歌·何尝行》:“飞来双白鹄,乃从西北来;十十五五,罗列成行。” |
鸡零狗碎 | 茅盾《雨天杂写》:“则此一特点不能不有一佳名,故拟题曰:‘鸡零狗碎’云尔。” |
瑶台琼室 | 晋·葛洪《抱朴子·崇教》:“其谈宫殿,则远拟瑶台琼室,近效阿房、灵光。” |
于今为烈 | 鲁迅《华盖集 论辩的魂灵》:“党同伐异之风,于今为烈。” |
感情用事 | 曹禺《日出》跋:“而我一个感情用事,素来不能冷静分析的人,只知道哪一个最令我关心的。” |
责无旁贷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讲到护送,除了自己一身之外,责无旁贷者再无一人。” |
海不扬波 |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一卷:“道不拾遗,由在上有善政;海不扬波,知中国有圣人。” |
白费口舌 | |
矢死无贰 | 《明史·忠义传·琴彭》:“茶笼守彭被困孤城,矢死无贰。” |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 《诗经·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
连宵达旦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那些王孙公子来一遍,动不动有几个帮闲,连宵达旦,好不费事。” |
授人以柄 | 东汉 班固《汉书 梅福传》:“倒持泰阿,授楚其柄。” |
缓步当车 | 明·方孝孺《友筠轩赋》:“乃缓步以当车,复谢崇而慕闲。” |
狗马之心 | 东汉·班固《汉书·汲黯传》:“臣常有狗马之心。” |
铁绰铜琶 | |
霁风朗月 | 柯灵《<阿英散文选>序言》:“1962年春,曾有过一度愉快的促膝长谈。那时政治上正好有一段霁风朗月的日子。” |
十鼠争穴 | 《梁书·元帝纪》:“侯景奔窜,十鼠争穴,郭默清夷,晋熙附义。” |
丢眉弄色 | 元·高文秀《黑旋风》第二折:“我才说道恕生面少拜识,他做多少丢眉弄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