枉道事人的成语故事


枉道事人

拼音wǎng dào shì rén

基本解释枉:违背;道:正道;事:侍奉。原指不按正道事奉国君。后泛指不择手段取悦于人。

出处《论语·微子》:“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暂未找到成语枉道事人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枉道事人)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才华超众
蠹众木折 《商君子·修权》:“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
祸国殃民 章炳麟《正学报缘起 例言》:“如去岁兖州之变,西报指斥疆臣,谓其祸国殃民,肉不足以啖狗彘。”
束缊举火 清·钱谦益《吕季臣诗序》:“国破家亡,年衰岁暮,束缊举火,轹釜待炊,季臣意殊安之。”
蜂拥蚁聚 罗振常《史可法别传》:“城下死者山积,攻者反藉叠尸以登,蜂拥蚁聚,城遂陷。”
入乡问俗 《解放日报》1944.4.5:“我们要吸收群众的经验,一定要‘入乡问俗’。”
灌瓜之义
身在江湖,心存魏阙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审为》:“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奈何?”
议论纷纭 语出《后汉书 袁绍传》:“是以远近狐疑,议论纷错者也。”
同窗故友 元·关汉卿《金线池》楔子:“我有个同窗故友,姓韩名辅臣。”
烈火真金
关心民瘼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四回:“非得关心民瘼之员,竭力抚循,不足以资补救。”
一统天下 《公羊传 成公十五年》:“王者欲一乎天下。”又,《隐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闵公元年》:“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喃喃低语 邓普《军队的女儿》:“偶然听见她独个儿喃喃低语,好像是呓语。”
敢做敢为 清·翁方纲《石洲诗话》:“石湖(范成大)、诚斋(杨万里)……与放翁(陆游)并称,而诚斋较之石湖,更有敢作敢为之色,颐指气使,似乎无不如意,所以其名尤重。”
一晦一明 《庄子·田子方》:“消息满虚,一晦一明,日改月化。”《淮南子·兵略训》:“一晦一明,孰知其端绪。”
越瘦吴肥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70回:“图求谋,多只为一身之计;纵奸贪,那里管越瘦吴肥。”
处之晏然 宋·秦观《圆通禅师行状》:“事虽交至错出,处之晏然。”
随声逐响 东汉·王符《潜夫论·贤难》:“此随声逐响之过也。”
道尽途殚 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私意自试,必不能堪其所不乐,自卜已审,若道尽涂穷,则已耳。”《晋书·嵇康传》作“道尽途殚”。
无如奈何 元·乔吉《金钱记》第一折:“此人则是贪恋酒色,无如奈何。”
正言厉颜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回:“钱典史听了这话,便正言厉颜的对他说道:‘世兄!用到这样管家,你做主人的总要有点主人的威势才好。’”
抱玉握珠 语出三国 魏 曹植《与杨德祖书》:“当此之时,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
鸱视虎顾 《淮南子·精神训》:“真人之所游,若吹呴呼吸,吐故纳新,凫浴猿躩,熊经鸟伸,鸱视虎顾,是养形之人也,不以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