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虎焦原的成语故事

拼音diāo hǔ jiāo yuán
基本解释《尸子》:“中黄伯曰:余左执太行之而右搏雕虎。”又:“莒国有石焦原者,广寻,长五十步,临百仞之溪,莒国莫敢近也。有以勇见莒子者,独却行剂踵焉。”后以“雕虎焦原”谓壮士履险。
出处《尸子》:“中黄伯曰:余左执太行之獶而右搏雕虎。”又:“莒国有石焦原者,广寻,长五十步,临百仞之谿,莒国莫敢近也。有以勇见莒子者,独却行剂踵焉。”
暂未找到成语雕虎焦原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雕虎焦原)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风马牛 | 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 盗侠》:“唐责之:‘某与公风马牛耳,不意盱眙相遇,实慕君子,何至驺卒不若也。’” |
劳苦功高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身。” |
去末归本 | 《后汉书·章帝本纪》:“比年阴阳不调,饥馑屡臻。深惟先帝忧人之本,……诚欲元元去末归本。” |
知己知彼 | 元 高文秀《渑池会》第三折:“但上阵要知己知彼,若相持千战千赢。” |
是非颠倒 | 唐 韩愈《施先生墓铭》:“古圣人言,其旨密微,笺注纷罗,颠倒是非。” |
强扭的瓜不甜 | 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三章:“强扭的瓜不甜,上杆子不是买卖。” |
钟鼓之色 | 《管子·小问》:“夫欣然喜乐者,钟鼓之色也。” |
恬不为怪 | 东汉 贾谊《治安策》:“至于俗流失,世坏败,因恬而不知怪。” |
唧唧嘎嘎 | |
西施捧心 | 战国·宋·庄周《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 |
得马失马 | 典出《淮南子·人间训》。见“得马生灾”。 |
一息尚存 | 先秦 孔子《论语 泰伯》:“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宋 朱熹集注:“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 |
毫不相干 |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回:“其实,月球并无分别,只是半个明,半个暗,盈亏圆缺,都是人眼睛现出来的景相,与月球毫不相干。” |
飘萍浪迹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小生飘蓬浪迹,幸蒙令尊一见如故,解衣推食,恩已过甚。” |
万夫不当之勇 | 元 关汉卿《单刀会》第一折:“想关云长但上阵处,凭着他坐下马、手中刀、鞍上将,有万夫不当之勇。” |
转悲为喜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九回:“良箴听了,不觉转悲为喜,再三道谢。” |
冰壸秋月 | 宋·苏轼《赠潘谷》诗:“布衫漆黑手如龟,未害冰壶贮秋月。” |
和气致祥,乖气致戾 |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中卷:“和气致祥,乖气致戾,处家固然也,即涉世亦何不莫然!” |
积本求原 | 明 王守仁《与王纯甫书》之三:“后世之学琐屑支离,正所谓采摘汲引,其间亦宁无小补,然终非积本求原之学,句句是,字字合。” |
国利民福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5回:“如车有辙,如舟有舵,无旁挠,无中阻,以专趋国利民福之一途。” |
诡状异形 | 《隋书·柳彧传》:“鸣鼓聒天,燎炬照地,人戴兽面,男为女服,倡优杂技,诡状异形。” |
威重令行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4回:“凤姐自己威重令行,心中十分得意。” |
水米无交 | 元 孙仲章《勘头巾》第二折:“这河南府有个能吏张鼎,刀笔上虽则是个狠偻儸,却与百姓水米无交。” |
鲍鱼之肆 |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慕贤》:“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
诟谇谣诼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背地里你言我语,诟谇谣诼,布满书房内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