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瞑豆重的成语故事

拼音yú míng dòu zhòng
基本解释用以指身懒神昏。
出处语出《文选 嵇康<养生论>》:“且豆令人重,榆令人瞑;合欢蠲忿,萱草忘忧,愚智所共知也。”李善注:“《博物志》云:‘食豆三年,则身重,行止难。’又曰:‘啖榆,则瞑不欲觉也。’”
暂未找到成语榆瞑豆重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榆瞑豆重)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性命交关 | 清 夏纶《杏花村 监闹》:“此事是你我性命交关的事。” |
不耻下问 | 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何晏集解:“下问,谓凡在己下者。” |
强做解人 | |
痛心拔脑 |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陆机与长沙顾母书,述从祖弟士横死。乃言,痛心拔脑,有如孔怀。” |
言者无意,听者有心 |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言者无意,听者有心,这句话正触着阿珠的‘隐痛’,要想保持平静也不可能了。” |
移樽就教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24回:“名九公道:'也罢,我们移樽就教罢。'” |
铁算盘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1回:“呀!你莫非在这里打铁算盘?” |
一手包办 | 清 李绿园《歧路灯》:“你一手包揽,我只晴我的手头钱。” |
一斑窥豹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
短吃少穿 |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穷人起早贪黑,手不离活,成年溜辈,短吃少穿,你说这不是命是啥?” |
翻复无常 | 南朝·梁·吴均《行路难》:“当年翻复无常定,薄命为女何必粗。” |
风发泉涌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08回:“两样功夫互乘,属题构思,竟成了风发泉涌。” |
权移马鹿 | 语出秦·赵高指鹿为马事。 |
弃之度外 |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周孔之业,弃之度外。” |
克嗣良裘 | 唐·向延之《兰亭始末记》:“与兄孝宾俱舍家入道,俗号永禅师。禅师克嗣良裘,精勤此业。” |
坐于涂炭 | 战国 邹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立于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 |
死灰复然 | 西汉·司马迁《史记·韩长孺列传》:“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田甲曰:‘然即溺之。’” |
变化万端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85卷:“于天柱山得石室内《九丹金液经》,能变化万端,不可胜纪。” |
不声不气 | 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一:“你们只想自己的爱人像旧式妇女一样,百依百顺,不声不气,来服侍你们。” |
你怜我爱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56回:“彼此问了名姓,真是你怜我爱,十分投机。” |
巍然不动 | 西汉·刘安《淮南子·诠言训》:“道者若丘山,嵬然不动,行者以为期。” |
负芒披苇 | 清·陈梦雷《解介士传》:“王有事于越,敖,敖子弟出死力,负芒披苇,入海望潮,拨棹,蒙虎皮以冒锋镝。” |
良时美景 | 唐 杨炯《送并州旻上人诗序》:“良时美景,始云蒸而电激;临水登山,忽风流而雨散。” |
同休共戚 | 《周书·尉迟迥传》:“吾居将相与国舅甥,同休共戚,义由一体。” |
行思坐筹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娥》:“生行思坐筹,无以为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