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物此志的成语故事


比物此志

拼音bǐ wù cǐ zhì

基本解释比物:比类,比喻;志:心意。指用事物行为来寄托、表达自己的心意。

出处东汉 贾谊《新书 阶级》:“故曰‘圣人有金城’者,比物此志也。”王先谦补注:“物,类也。志,意也。言臣如效死取义,则为国家不拔之基,圣人有‘金城’之语,正比类此意也。”


暂未找到成语比物此志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比物此志)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黄垆之痛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乘轺车经黄公酒垆下过,顾谓后车客曰:‘吾昔与稽叔夜、阮嗣宗共酣饮于此垆,……自稽生夭,阮公亡以来,便为时所羁绁。今日视此虽近,邈若山河。’”
弄璋之喜 《诗·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
字夹风霜 晋·葛洪《西京杂记》:“淮南王刘安著《鸿烈》二十一篇,鸿大也,烈明也,言大明礼教,号《淮南子》,一曰《刘安子》。自云:‘字中皆夹风霜。’”
救死扶伤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仰亿万之师,与单于连战十有余日,所杀过半当,虏救死扶伤不给。”
没齿无怨 《论语·宪问》:“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安安稳稳 元·无名氏《抱妆盒》第四折:“小储君倒也安安稳稳守着妆盒做护身符,则是我陈琳兢兢战战抱着个天大闷葫芦”。
腾蛟起凤 唐 王勃《滕王阁序》:“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克逮克容 清·周亮工《书影》第三卷:“即邑姜虽贤,不过如大姒克勤克俭,克逮克容。”
夹袋中人物 宋·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丞相许国吕文穆公》:“公夹袋中有册子,每四方人替罢谒见,必问其有何人才。”
仰屋着书 《梁书 南平元襄王伟传》:“下官历观世人,多有不好欢乐,乃仰眠床上,看屋梁而着书。千秋万岁,谁传此者。”
主圣臣直 东汉·班固《汉书·薛广德传》:“张猛进曰:‘臣闻主圣臣直。’”
磐石之固 《晋书·陆机传》:“裁其亲疏之宜,使万国相难,以成盘石之固。”
造谣惑众 邹鲁《江苏光复纪事》:“又都督府颁发暂行军律:一临阵退缩者斩,一强奸妇女者斩,一骚扰百姓者斩,一造谣惑众者斩。”
撒娇撒痴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5回:“李巧奴撒娇撒痴,便倒在安道全怀里。”
盲风怪云 宋 姜夔《圣宋铙歌吹曲 时雨霈》:“五领之君,盲风怪云,毒蛇臻臻,相其不仁。”
至智弃智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任数》:“至智弃智,至仁忘仁,至德不德,无言无思。”
不测之忧 宋 苏轼《田表圣奏议叙》:“而田公之言常若有不测之忧近在朝夕者,何哉?”
敲锣打鼓 毛泽东《做革命的促进派》:“我们取得那么大的胜利,人家服服贴贴,敲锣打鼓。”
愚弄人民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四年》:“浞行媚于内,而施赂于外,愚弄其民。”
乘龙佳婿 唐·徐坚《初学记·鳞介部》:“黄尚为司徒,与李元礼俱娶太尉桓温女,时人谓桓叔元两女俱乘龙,言得婿如龙也。”
气弱声嘶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3回:“宝玉生来未经过这样苦楚,起先觉得打的疼不过,还乱嚷乱哭,后来渐渐气弱声嘶,哽咽不出。”
摅忠报国 《杨家将演义》第39回:“汝等赴任之后,各宜摅忠报国,施展奇抱。”
以功覆过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朱据传》:“据以为天下未定,宜以功覆过,弃瑕取用,举清厉浊,足以沮功。”
移船就岸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1回:“那薛蝌若有悔心,自然移船就岸,不愁不先到手。”
穷岁累月 清·黄宗羲《前乡进士泽望黄君圹志》:“及穿剥三藏,穷岁累月,稍稍出而观今之宗师者,发露其败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