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已在颈的成语故事

拼音bīng yǐ zài jǐng
基本解释颈:颈项。刀已架在脖子上。比喻危险已非常逼近。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5回:“夷吾曰:‘此辈兵已在颈,尚欲累人耶?’”
暂未找到成语兵已在颈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兵已在颈)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鱼龙混杂 | 唐 张志和《和渔夫词》十三:“风搅长空浪搅风,鱼龙混杂一川中。” |
犹豫不决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三》:“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 |
与天地同休 | 《神异经》:“西北荒中,有玉馈之酒,酒泉注焉,上有玉樽,取一樽,一樽复生,与天地同休,无干时。” |
谗口嗷嗷 | 东汉·班固《汉书·刘向传》:“无罪无辜,谗口嗷嗷。” |
一呼再喏 | 《韩诗外传》卷五:“据法守职而不敢为非者,人吏也;当前决意,一呼再喏者,人隶也。” |
唐突西子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何乃刻画无盐,以唐突西子也。” |
裒多益寡 | 《周易 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
知恩必报 | 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四折:“小生我怀旧意无私志,小姐白玉带知恩必报恩。” |
水来伸手,饭来张口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1回:“你们深宅大院,‘水来伸手,饭来张口’,只知鸡蛋是平常东西,那里知道外头买卖的行市呢?” |
断长补短 | 《礼记 王制》:“凡四海之内,断长补短,方三千里,为田八十万亿一万亿亩。” |
优孟衣冠 | 明 郑仲夔《耳新 立言》:“夫优孟衣冠,徒刻画于形似,终逊真神耳。” |
鬼神莫测 | 无 无名氏《马陵道》第四折:“真个军师妙算,鬼神莫测。” |
熬心费力 | 马烽《太阳刚刚出山》:“我熬心费力办农业社,结果给组织上留下这么个印象。” |
谦尊而光 | 《周易 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 |
掣襟肘见 | 《明史·刘应节传》:“边长兵寡,掣襟肘见。” |
返朴归真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四》:“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也。” |
蛊惑人心 | 《元史 刑法志》:“诸阴阳家者流,辄为人燃灯祭星,蛊惑人心者,禁之。” |
华屋山丘 | 三国 魏 曹植《箜篌引》:“生在华屋处,零落归山丘。” |
不攻自拔 | 《梁书·武帝纪》:“粮食既足,士众稍多,围守两城,不攻自拔,天下之事,卧取之耳。” |
风清月明 | 明 刘基《横碧楼记》:“又闻柯亭有美竹,可为笛,风清月明,登楼一吹,可以来凤凰,惊蛰龙,真奇事也。” |
嚼齿穿龈 | 宋·文天祥《满江红·代王夫人作》:“想男儿慷慨,嚼穿龈血。” |
上下交困 | 《清史稿 食货志一》:“以中国所有财产抵借外债,积数十年不能清偿。摊派加捐,上下交困。” |
弋不射宿 | 春秋·鲁·孔丘《论语·述而》:“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
一时半晌 | 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人生死则在一时半晌。你叫我断了金波绿酿,却不等闲的虚度时光。” |
掞藻飞声 | 唐·萧颖士《赠韦司业书》:“今朝野之际,文场至广,掞藻飞声,森然林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