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溺振渴的成语故事

拼音yuán nì zhèn kě
基本解释振:通“赈”,救济。援救落水的人,周济饥渴的人。指帮助落难者。
出处宋·邵博《闻见后录》第15卷:“曾未期月,援溺振渴,事无巨细,悉究本末。”
暂未找到成语援溺振渴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援溺振渴)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里通外国 | 鲁迅《且介亭杂文 病后杂谈之余》:“ 大则指为‘里通外国’,就是现在之所谓‘汉奸’。” |
旷世逸才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回:“伯喈旷世逸才,若使续成汉史,诚为盛事。” |
同盘而食 | 《魏书 杨椿传》:“吾兄弟,若在家,必同盘而食,若有近行,不至,必待其还,亦有过中不食,忍饥相待。” |
前人种德后人收 | 明·冯惟敏《商调·集贤宾·归田自寿》:“恰才个绕蜗居编菊篱,又报道步蟾宫折桂手,端的是前人种德后人收。” |
有我无人 | 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二回:“[朱温]到了难星已过,依然趾高气扬,有我无人。” |
国富民安 | 《汉书·刑法志》:“至齐桓公任用管仲而国富民安。” |
直吐胸怀 | 明·杨循吉《朱先生诗序》:“余观诗不以格律体裁为论,惟求能直吐胸怀,实叙景象,读之可以喻。” |
放辟邪侈 |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 |
来世不可待 | 《庄子·人间世》:“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 |
探头探脑 |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8卷:“终看他未破,时时去他那下探头探脑,心下也须疑它那下有个好处在。” |
方滋未艾 | 清·蒋士铨《临川梦·拒弋》:“咳,权相所为,一无忌惮至此。主少国疑之祸,方滋未艾矣!” |
平生之志 | 唐·杜甫《梦李白》:“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
耳食之谈 | 清 阮葵生《茶余客话》卷六:“此耳食之谈,引经断狱,当不如是。” |
花甜蜜嘴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35回:“取钱的时候,花甜蜜嘴,讲过按月按时,十来分重的利钱,不费一些努力,定了时刻,自己送上门来。” |
弃之如敝屐 | 《孟子·尽心上》:“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屣)也。” |
各人自扫门前雪 | 明 张凤翼《灌园记 后识法章》:“进去罢,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 |
养家活口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九回:“那些书吏衙役,都是花了钱买着粮道的衙门,那个不想发财?俱要养家活口。” |
清都紫府 | 宋·张孝祥《西江月·代五三弟为老母》词:“莫问清都紫府,长教绿鬓朱颜。” |
同声共气 | 清·李渔《蜃中楼·耳卜》:“我想世上的人,同声共气的也有,谁似我们两个德性、才华,不争分寸。” |
极寿无疆 |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声名魂魄施于虚,极寿无疆。” |
七了八当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6卷:“将昨夜剩下的米煮的早饭,拂拭净了桌椅。忙忙碌碌做了一朝,七了八当。” |
顺风转舵 | 鲁迅《且介亭杂文 中国文坛上的鬼魅》:“于是民族主义文学家也只好顺风转舵,改为对于这件事的啼哭,叫喊了。” |
有钱买马,没钱置鞍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71回:“你看这‘有钱买马,没钱置鞍’的事么!有本儿开铺子,倒没有厨柜了。” |
别具手眼 | 清 钱谦益《<读杜二笺>序》:“德水于杜,别具手眼。” |
鼎折餗覆 | 参见“鼎折覆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