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衡利弊的成语故事


权衡利弊

拼音quán héng lì bì

基本解释权:称砣。衡:称杆。权衡:比较,衡量。比较一下哪一个有利哪一个有害。

出处邓小平《贵州新区工作的策略》:“在处理杂色武装问题时,要依据不同对象,权衡利弊,审慎处理。”


暂未找到成语权衡利弊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权衡利弊)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子继父业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使子继父业,弟承家祀,有何不可?”
高不成低不就 宋 陈师道《宿柴城》诗:“起倒不供聊应俗,高低莫可只随缘。”
奋笔疾书 宋 张克庄《题方汝一班师赞后》:“或隐匿未彰,而奋笔疾书;或一语之乖谬,或一行之谄曲,虽其人之骨已朽,必绳以《春秋》之法,读之使人汗出。”
遗编断简 宋·吕大临《〈考古图〉后记》:“虽遗编断简,仅存二三,然世移俗革,人亡书残,不复想见先王之绪余。”
通都巨邑 郑观应《致家塾潘教习论朱星源小大学书》:“通都巨邑虽有大学,而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之事不问矣。”
雁过拔毛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1回:“话虽如此,他既没那‘雁过拔毛’的本事,就该悄悄儿走。”
以管窥豹 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言者无罪 《诗经·大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上树拔梯 宋 晓莹《罗湖野录》第一卷引宋 黄庭坚与兴化海老手帖:“此事黄龙兴化亦当作助道之缘,共出一臂,莫送人上树拔却梯也。”
箪瓢陋巷 春秋·鲁·孔丘《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达官显宦 清 昭槤《啸亭杂录 王树勋》:“蒋子蒲、庞士冠等词垣名流,甘列弟子之位,其余达官显宦为其门人者无算。”
弃情遗世 明·何景明《七述》:“乃有弃情遗世,餐气服道,忽迢遥以轻举,望玉京而径造。”
名显天下 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甘棠遗爱 唐 刘禹锡《答衢州徐使君》诗:“闻道天台有遗爱,人将琪树比甘棠。”
百二山河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马。”
烹龙庖凤 宋·杨万里《西溪先生和陶诗序》:“东坡以烹龙庖凤之手,而饮木兰之坠露,餐秋菊之落英者也。”
横枪跃马 元·陈以仁《雁门关存孝打虎》:“见一人雄赳赳披袍擐甲,嗔忿忿横枪跃马。”
破釜焚舟 语出《孙子·九地》:“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焚舟破釜,若驱群羊。”
舍近谋远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臧宫传》:“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
助人下石 鲁迅《三闲集·通信》:“对于他们,攻击的人又正多,我何必再来助人下石呢。”
大杖则走 汉·刘向《说苑·建本》:“舜之事父也,索而使之,未尝不在侧;求而杀之,未尝可得。小箠则待,大箠则走,以逃暴怒也。”
一笔不苟 清 沈初《西清笔记 纪名迹》:“前后一笔不苟,功力如此,洵神技也。”
入理切情 清·恽敬《与秦省吾》:“侯君妙才,同携游屐,是以逸情远兴,苍莽而来,而入理切情之言,反不能畅也。”
寄人门下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19章:“像她这样一个寄人门下的二十二岁的姑娘,目前的处境可想而知。”
规圜矩方 东汉·班固《汉书·律历志》:“夫推历生律制器,规圜矩方,权重衡平,准绳嘉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