隙大墙坏的成语故事

拼音xì dà qiáng huài
基本解释墙缝大了就要倒。比喻错误不及时纠正,就会造成祸害。
出处《商君书·修权》:“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
暂未找到成语隙大墙坏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隙大墙坏)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疾如旋踵 | 唐·冯用之《机论上》:“一得一失,易于反掌,一兴一亡,疾如旋踵,为国家者可不务乎?” |
满山遍野 | 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二章:“他坐镇延安,用红蓝铅笔在地图上乱画,我们就满山遍野乱窜!” |
心平气和 | 宋 程颐《明道先生行状》:“先生每与论事,心平气和。” |
外强中干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十五年》:“外强中干,进退不可,周旋不能。” |
崇山峻岭 | 晋 王羲之《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
高山峻岭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六回:“众人打一看时,四面尽是高山,左右是悬崖峭壁,只见高山峻岭,无路可登。” |
不讳之门 | 汉 刘向《说苑 君道》:“凡处尊位者必以敬下顺德,规谏必开不讳之门。” |
激扬清浊 | 北周·庾信《温汤碑》:“仁则涤荡埃氛,义则激扬清浊。” |
百二河山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马。” |
古木参天 |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61回:“但见碧峰叠翠,古木参天,千红万紫,遍满幽谷。” |
珍禽异兽 | 《尚书 旅獒》:“犬马非其土性不畜,珍禽异常,不异于国。” |
滴里耷拉 | |
道傍之筑 | 《诗经 小雅 小旻》:“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郑玄注:“如当路筑室,得人而与之谋所为,路人之意不同,故不得遂成也。” |
机变如神 | 宋 陆游《南唐书 宋齐丘传论》:“世言江南精兵十万,而长江天堑,可当十万;国老宋齐丘,机变如神,可当十万。” |
远水救不得近渴 | 宋·陈师道《乌呼行》:“不应远水救近渴,空仓四壁雀不鸣。” |
丧明之痛 | 《礼记·檀弓上》:“子夏丧其子而丧其明。” |
甑尘釜鱼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独行传 范冉》:“甑中生尘范史云,釜中生鱼范荚芜。” |
屏气不息 | 春秋·鲁·孔丘《论语·乡党》:“屏气似不息者。” |
极口项斯 | 明·袁宏道《与钱象先生》:“仆极口项斯矣。茂苑虽多士,当今无出公右者。” |
盘石犬牙 | 《晋书·武十三王等传论》:“文昭武穆,方驾于鲁、卫、应、韩;盘石犬牙,连衡于吴、楚、齐、代。” |
得意门生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他虽和咱们满洲汉军隔旗,却是我第一个得意门生。” |
枕冷衾寒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便枕冷衾寒,凤只鸾孤,月圆云遮,寻思来有甚伤嗟。” |
白首齐眉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邹夫人白首齐眉,然晚岁丧明,家计亦薄。” |
迥然不群 | 明·朱之瑜《朱舜水集·九·与小宅生顺书三十六首(其一)》:“佳作路头醇正,气势冲沛,辞意雅驯,与往日所见贵国之文迥然不群。” |
留中不出 | 唐·元稹《唐穆宗文惠皇帝戒励风俗德音文》:“留中不出之请,益发其阴私;公论不容之词,实生于朋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