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舟敌国的成语故事


同舟敌国

拼音tóng zhōu dí guó

基本解释同舟共济的人成了敌人。

出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


暂未找到成语同舟敌国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同舟敌国)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不动声色 宋 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
舍己救人 老舍《老张的哲学》:“舍己救人也要凑好了机会,不然,你把肉割下来给别人吃,人们还许说你的肉中含有传染病的细菌。”
赫赫有名 晋 常璩《华阳国志 先贤士女》:“临州郡虽无赫赫之名,及去,民思之。”
事过境迁 清 颐琐《黄绣球》:“如此歇了好几日,黄绣球与黄通理事过境迁,已不在心上。”
声誉十倍 唐·李白《与韩荆州书》:“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
枷脰械手 唐·韩愈《元和圣德诗》:“取之江中,枷脰械手。”
云泥殊路 北魏·荀济《赠阴梁州》:“云泥已殊路。”
太上忘情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离世异俗 《庄子·刻意》:“刻意尚行,离世异俗,高论怨诽,为亢而已矣,此山谷之士,非世之人,枯槁赴渊者之所好也。”
知易行难 《尚书 说命中》:“说拜稽首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孔传:“言知之易,行之难。”
心慈好善 元·郑廷玉《看钱奴》第一折:“我是个心慈好善的人,现如今吃长斋哩!”
从恶如崩 《国语 周语下》:“谚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以眦睚杀人 宋·王谠《唐语林·雅量》:“程一日果以眦睚杀人,上大怒,立命斥出。”
名门望族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03回:“即如家嫂,是名门望族,他本族本家进士一大堆,他偏是异样的难讲。”
踣地呼天 清 周亮工《书影》第四卷:“踣地呼天,声竭泣血,观者如堵,无不陨涕。”
月晕础润 梁启超《新民说》第十八节:“今日中国之现象,其月晕础润之几既动矣。若是乎,则智育将为德育之蠹;而名德育而实智育者,益且为德育之障也。”
盗怨主人 汉 刘向《说苑 敬慎》:“盗怨主人,民害其贵,君子知天下之不可盖也。”
矫情干誉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四:“其余凡贪官、污吏……及矫情干誉、欺世盗名种种之人,无不随业得报,一一不爽。”
饥冻交切 宋·洪迈《夷坚丙志·鱼肉道人》:“父母欲其死,置于室一隅,饥冻交切,然竟不死。”
凿坏而遁 《淮南子·齐俗训》:“颜阖,鲁君欲相之而不肎,使人以币先焉,凿培而遁之。”
蓬牖茅椽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所以蓬牖茅椽,绳床瓦灶,并不足以妨我襟怀。”
三年之艾 《孟子·离娄上》:“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弃其馀鱼 《淮南子·齐俗训》载:惠施为梁相,从车百乘,犹嫌不足。庄子泽边见之,弃其馀鱼,以示讽诫。
白发相守 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七卷:“但小女无瑕之玉被汝点破,端期白发相守,慎毋见弃可也。”
眉舒目展 京剧《平原作战》第三场:“暗夜中见光明眉舒目展,三天前子弟兵回到平川。”